人民網首頁

融在奮進者血脈中的“兩彈一星”精神

2021年09月13日08:5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精神解碼

“兩彈一星”精神詮釋科技報國內核

“兩彈”,一個是核彈,核彈包括原子彈和氫彈,還有一個是導彈。“一星”就是人造地球衛星。

上世紀五十年代,面對美蘇壟斷核武器和航天技術,並到處揮舞“核大棒”的國際局面,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了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以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講話中指出:“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依靠全國的支援,各部門、各地方、各部隊大力協同,執行“自力更生,過技術關,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針,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指戰員、干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艱苦奮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我國於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由此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又一個自行研制原子彈並成功實施核爆炸的國家,有力打破了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兩彈一星”的宏偉事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鄧小平同志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江澤民同志在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發表講話,將“兩彈一星精神”概括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精神尋訪

天津大學校史館裡,有一枚“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復制品),來自吳自良校友家屬2019年的捐贈。獎章所有者,就是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安裝了“心臟”的天津大學校友吳自良院士。

天津市耀華中學校園內有一條“院士路”,出自耀華校友的15位院士胸像立於小路一側。於敏院士的塑像,就靜靜立於“院士路”起始之處。

為了向航天事業發展中那些默默奉獻的幕后英雄們致敬,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天津人藝2017年推出了大型原創航天題材話劇《九天攬月》。

“兩彈一星”精神,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動力,同時也早已融入各行各業奮進者的血液之中。

傳精神火種 承報國之志

天津大學:世紀堅守 科技報國

吳自良1935年入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先讀礦冶,后轉學航空機械專業。在他大學畢業后,曾經有人力邀他加入國民黨,但被他堅決拒絕。后來他考取了留學的機會,到美國匹斯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即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冶金系讀博士學位。完成學業后,因表現出色他被留到卡內基理工學院金屬研究所做研究工作。1950年,吳自良接到了國內他的一位老師給他寫的信,內容是希望他能夠回國工作,並且告訴他,“是周恩來總理指派我動員你們回來的”。當時美國移民局不讓他回中國,吳自良就找了一個理由,說母親年紀太大了,一定要回去看看,中國人是講究孝道的。這才得以回到祖國。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由於蘇聯撤走專家,中國原子彈研制工作一度陷入瓶頸。當時蘇聯人曾經說過一句話,甲種分離膜是社會主義陣營安全的心臟,並把這種甲種分離膜技術視為絕密中的絕密。經過綜合考量,國家將研制甲種分離膜的任務交給上海冶金所,時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長的吳自良成為這個項目的技術總負責。身為冶金系博士,他領受任務時,對這個領域並不熟悉。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攻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領導研制成功分離鈾同位素用的甲種分離膜,而這正是原子彈爆破最為關鍵的技術之一。正是他領導研制的這項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除了美、英、蘇以外第4個獨立掌握濃縮鈾生產技術的國家,確保了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成功,打破核壟斷,使中國步入核大國的行列。

作為材料科學家,吳自良一直致力於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所急需的關鍵實用材料的研制工作。在完成原子彈研制工作后,吳自良致力於發展我國高技術材料和材料科學,在金屬、半導體和氧化物超導體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並培育了大批科技人才。

吳自良院士是天津大學愛國奉獻、科技報國傳統的傳承者。他曾說:“我的一生是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以科學研究的成果報效祖國是很幸福的。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前輩校友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天津大學的師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在天大廣為流傳的“金句”是──“我願意永遠做祖國科技領域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如果有來生,我還選擇這項事業。”

今天的天大,“祖國需要什麼課,我們都可以開”是全體教師的共識。在吳自良院士等一批杰出校友作出卓越貢獻的航空航天領域,天津大學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基礎研究工作。回溯百年,1900年,在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上,“天文學”課程赫然其列,在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台活塞式飛機發動機。今天,天津大學繼續在航空航天領域上下求索。學校與國家天文台合作,共同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天文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在軌腦—機技術測試系統”開啟人類史上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光纖力熱復合傳感技術在太空為航天器設備正常運轉“站崗放哨”,定制軟件系統在南極內陸冰蓋之巔守護著AST3巡天望遠鏡瞭望深空,無數的天大人奮斗在祖國航天事業的第一線。

“什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做事情,要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中科院院士,我們老校長史紹熙曾經這麼說。”天津大學檔案館館長韓寶志老師,每年都在校史宣講中“辭舊迎新”。“校史館是天津大學的教育基地,畢業生離別母校之際、新生入學天大之時,學校都要求他們走進校史館,學習校史。其中‘兩彈一星’精神每次都是宣講內容重要組成部分。”韓寶志總是對學生們說:“以‘兩彈一星’獎章獲得者吳自良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天大校友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要從他們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中學他們的理想,從他們嚴謹務實的實踐中學他們的作風,從他們為人處世的風范中學他們的情懷。希望你們仰望先賢的時候,更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作出成績。”

耀華中學:小我融入大我光耀中華

於敏院士雖然是高三年級才轉到耀華中學讀書,但是這短短的一年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在回憶耀華學習生活時說,尤其喜歡學校的圖書館和老師。於敏在耀華期間一有時間就鑽到圖書館裡去,老師的思維方法和教學方法,對他影響頗深,使他終身受益,當他高中畢業因家庭困難,難以負擔大學學費、無法繼續深造之時,是耀華同學幫他找到了資助者,他得以進入大學學習。

從耀華中學畢業后,於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1946年轉入理學院理論物理專業。1949年他考取研究生,在張宗遂、胡寧教授的指導下學習,195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后,於敏被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於敏等一群年輕科學工作者,悄悄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這次從基礎研究轉向氫彈研究工作,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隱姓埋名。在這段“低調”的歲月裡,於敏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他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統計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爆轟物理和輻射流體力學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解決了一系列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理論問題。在核工業戰線進行了多項開創性研究﹔在氫彈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相當長時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和物理設計,對中國核武器突破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核武器長遠目標選擇、技術路徑確定、技術關鍵分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回首當年,於敏院士說。

於敏院士曾為耀華中學校內刊物《耀華人》題寫刊頭,並為母校留下“勤朴忠誠,求實創新”和“根深,源遠,寧靜”的題詞,在校史館、院士路,耀華師生總能想起他為祖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他為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早已融入耀華校友的血脈中。

耀華中學學生傅雨琴在“探尋耀華校史中的家國情懷”歷史實踐活動課感悟中寫道:一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一個人一生能作出的貢獻是無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作出無限的貢獻,我想於敏院士給了我們答案。

耀華校友李夢雨在高中就讀期間,作為升旗儀式的學生代表發言時提到於敏院士等校友的事跡,表示:過去的耀華人承擔起國家重任,竭盡全力報效祖國﹔而今步入新時代,我們更能夠肩負使命……更要攬起青年人該有的責任和擔當,切實承擔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使命。

開學典禮致辭的老師,總會以於敏院士為榜樣,激勵青年學子──於敏院士求學時期就志存高遠,成年后積極投身於國防事業,用畢生精力,身體力行地詮釋了忠於祖國的內涵。耀華師生,應當有崇高的理想,更要常懷一顆愛國之心,將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把小我融入祖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大我,矢志不渝,光耀中華。

天津人藝:講述航天人的故事

“終於有人講出我們的故事了。”2017年夏天,觀看了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天津人藝”)話劇《九天攬月》的航空航天科技人員,激動地對該劇主創人員說。

該劇講述了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火箭博士鄭華強,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放棄了美國豐厚的待遇,投身於中國導彈研究事業。回國后,他邂逅與之有著共同理想的南開大學畢業生肖春燕,二人既是工作伙伴,又是愛情伴侶。他們探索未知,敢於創新,腳踏實地,勇攀高峰,專注於火箭飛天、原子彈爆破等試驗,並在周恩來、聶榮臻等領導人的鼓勵與支持下,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與創新奉獻了一生的智慧與心血。

主人公鄭華強是以錢學森為原型,綜合了多位“兩彈一星”功勛等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科研人員事跡塑造的形象。為了更好理解角色,鄭華強扮演者張文明閱讀了《錢學森傳》。“震撼”,這是他掩卷后的第一感受,“錢學森那一代科學家對祖國深切的愛、強烈的民族覺醒意識深深震撼了我。他們從事科學研究,不是為了個人的成就,而是出於保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為了讓中華民族再次崛起。”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兩彈一星”精神不僅閃耀在主角鄭華強身上,劇中還有無名小戰士為了救科學家獻出生命的場景。“今天祖國強大了,但是這些無私、純粹、富有犧牲精神的先鋒者,依然是我們崇敬、學習的榜樣。”張文明說。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如何理解女主人公肖春燕身為那個年代稀罕的大學生,卻將鄭華強的“賢內助”作為人生主旋律?“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看重個人得失,無私奉獻,一樣可以實現自我。”肖春燕的扮演者遲筱桐(原名遲立靜)對此有自己的見解。“肖春燕和鄭華強的愛情產生於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業,最重要的是他們都熱愛祖國,有為國家奮斗的信仰。”在遲筱桐看來,肖春燕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科學理想。“她的目標是為祖國科學研究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當她和鄭華強需要有一個人為伴侶作出犧牲時,她深知丈夫在科研工作中能作出更大的貢獻,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丈夫工作的支持中,也是為了實現兩個人科學報國的共同目標,同樣是一種自我實現。”

為了更廣泛地傳播“兩彈一星”精神,特別是提升在青年觀眾中的傳播效果,天津人藝准備從表演形式、多媒體舞台呈現等多方面,更精細地打磨《九天攬月》,期待成為主旋律“爆款”。

(本報記者 耿堃)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