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源於建黨實踐 書寫千秋偉業

朱亮高
2021年09月14日10:05 |
小字號

從革命戰爭年代“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的英雄氣概、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奮斗,到改革開放時期“沖破思想藩籬”“摸著石頭過河”的拓荒勇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高尚情懷,中國共產黨人憑著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壯志豪情,不斷發揚光大偉大建黨精神

不負人民,是共產黨人至高至純的情感所系、價值所在,是不懈奮斗、開創偉業的動力之源。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了共同奮斗的力量,確保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時代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深刻闡釋的偉大建黨精神,形成於尋求救國救民崎嶇道路的先驅手中,發展於一代代共產黨人的百年宏闊實踐歷程中,弘揚於新時代共產黨人新的趕考之路中。偉大建黨精神之所以熠熠生輝、光芒四射,關鍵在於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源,源於建黨實踐,立於百年黨建,書寫千秋偉業﹔既闡明政治性、思想性,又具有理論性、實踐性。

在堅持真理中發展真理

在堅守理想中實現理想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在於它科學地解釋了世界,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不是為少數人服務,而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謀幸福。

中國共產黨選擇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把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斗作為自己的綱領,就牢牢佔據了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找到了掌握中國前途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和方向。

我們黨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堅持獨立思考、獨立自主,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依靠強大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開辟了偉大道路,創造了偉大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邁向新征程,必須在堅持真理中發展真理,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凝結著革命先烈的鮮血與生命,承載著我們黨的初心使命,體現著我們黨的鮮明品格和獨特標識,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共同思想價值基礎,是我們接續奮斗、繼續前進的寶貴精神財富。

由此,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需要堅毅信仰品格,真正做到信仰如鐵、信念如山、信心如磐,在堅守理想中實現理想。

有正視問題的自覺

有刀刃向內的勇氣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來,我們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賡續回答“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兩大歷史性課題,深刻繪就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引領中國人民、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從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到改天換地的新中國,從翻天覆地的改革開放到經天緯地的新時代,李大釗、夏明翰、劉胡蘭、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孔繁森、鄒碧華、廖俊波,時代英雄星光燦爛,鞭策黨員干部奮力前行﹔南昌起義、三灣改編、遵義會議、開國大典、三大改造、抗洪救災、抗擊非典、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事件矗立豐碑……100年來,一面旗幟,一次次關鍵抉擇,充分詮釋了何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沒有什麼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隻有我們自己。勇於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關鍵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與刀刃向內的勇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行百裡者半九十。要進一步砥礪初心使命,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將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

草搖葉響知鹿過

鬆風一起知虎來

100年來,我們黨在不斷斗爭、不懈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強調,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斗爭需要不怕犧牲——

中國共產黨人從風雨如晦的年代走來,為了抵達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彼岸,勇敢立下“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鏗鏘誓言。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統計顯示,28年革命戰爭犧牲的革命先烈有名有姓的370多萬、無名無姓的近2000萬人。

縱觀人類歷史,也從來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那樣,在經歷如此多的艱難險阻、付出如此多的慘烈犧牲之后,仍然鐵骨錚錚、意氣風發、風華正茂。從革命戰爭年代“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的英雄氣概、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奮斗,到改革開放時期“沖破思想藩籬”“摸著石頭過河”的拓荒勇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高尚情懷,中國共產黨人憑著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壯志豪情,不斷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不斷發揚光大偉大建黨精神。

斗爭需要掌握原則方法——

共產黨人的斗爭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鬆風一起知虎來”的能力,能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為此,我們的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斗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斗爭的目的。新時代,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於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對黨忠誠 為黨分憂

為黨盡職 為民造福

對黨忠誠,是檢驗黨性是否堅強、政治是否可靠的第一標准。100年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的赤膽忠誠。

中國共產黨人與黨同心同德,忠於黨的信仰、黨的事業、黨的組織、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做到對黨高度信賴,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同時,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政治擔當,做到表裡如一、知行合一,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

不負人民,是共產黨人至高至純的情感所系、價值所在,是不懈奮斗、開創偉業的動力之源。中國科學院院士錢臨照申請入黨時年逾七旬。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道:“我的年齡確實大了些,但還想以有生之年在黨的領導下,接受黨的教育,能為人民做些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了共同奮斗的力量,確保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時代先鋒。

總之,偉大建黨精神屬於歷史、屬於當代、屬於未來,彰顯精神旗幟、彰顯政治品格,彰顯實踐要求。新時代,要著力增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性、自覺性、堅定性,用昂揚精神激發新的精神,豪邁書寫中國共產黨人新的趕考之路的精神華章。

(作者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一級巡視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