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普惠
——江西瑞昌市醫保惠民暖人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瑞昌市以“醫保惠民”為目標,從落實醫保惠民政策、提高醫保待遇水平、優化醫保經辦服務等方面著手,讓廣大參保人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服務延伸,高效精准保障群眾基本醫藥需求
在偏遠鄉村,醫保政策是否惠及?村民看病就醫是否方便?記者把蹲點調研的第一站選在了瑞昌市最偏遠的鄉鎮——洪一鄉。土地革命時期,這裡曾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
8月25日一早,記者驅車70余公裡,從瑞昌市區前往洪一鄉大畈村。在大畈村衛生計生服務室,記者看到:這裡窗明幾淨,診療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等一應俱全,幾位村民正在問診、輸液。
“全村有1500多人,這兩年來看病的人比以前多了。”正在坐診的談榮海醫生介紹說,以往,村民新農合賬戶裡的錢用完了,就得自己掏錢看病,很多人不願意來村裡診所,去鎮上又覺得遠,有了病也隻能扛著。如今,有了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可直接報銷65%。加之現在還能進行網上遠程診療,村民看病更方便了,一般小病不用出村。
正在輸液的村民柯買香告訴記者,多年前她被診斷患上糖尿病,每個月至少要去一次瑞昌市人民醫院。“不管刮風下雨,早上六點多就要去趕班車,早出晚歸,家裡人還要專門陪我去,光來回車票就要56塊錢。加上在醫院排隊的時間,夠折騰哩。”現在,她申請了糖尿病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花銷大大減少,一些常用藥品和常規檢查在村裡就能解決。“我等下就能走回家吃中飯了!”柯買香高興地說。
瑞昌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吉奎說,瑞昌市醫療保障局把“群眾看病少花錢、報銷少跑路”作為為民辦實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目前,瑞昌市全面落實醫保政策,經辦服務延伸到基層鄉鎮,群眾就醫購藥實現醫保一卡通,跨省門診結算已在瑞昌市人民醫院啟動。
據統計,2021年瑞昌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6.1萬,職工參保人數4.9萬,全市常住人口40.4萬人,參保率達到101.4%,貧困人口參保率100%,真正做到了應保盡保。
流程優化,讓群眾獲得良好辦事體驗
“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辦理出生証、預防接種証,新生兒參保、上戶口等,要跑好幾個地方,交一堆材料,用了好幾天時間。現在,二胎寶寶的各種証件,幾分鐘就在醫院窗口辦好了,不用再東奔西跑了。”家住瑞昌市南陽鄉的周志雄,通過醫院出生“一鏈辦理”窗口,快速為新生兒辦好了各種証件。
近年來,瑞昌市醫保經辦服務工作以智慧平台為基礎,精簡流程,提高效能,實現了“一站辦、一窗辦、一鏈辦、一網傳”。
8月17日上午,記者在瑞昌市行政服務中心看到,4個醫保經辦窗口一字排開,取號機顯示已排到了230多號。在經辦服務窗口,“綜合櫃員制”模式改多窗口分散受理為一窗通辦,實現“一次辦好”。“這一變革,是我們主動打破業務銜接壁壘,讓群眾獲得良好的辦事體驗。”瑞昌市醫療保障局醫保參保登記股股長周娜說。
通過一次信息錄入,實現多個部門信息共享,隻需“一套材料、一張表單、一個流程”就可辦理多個部門事項。今年以來,瑞昌市醫保部門通過“一鏈辦理”,已辦結新生兒參保登記572件、醫療保險在職轉退休40件、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備案279件。
在縮短辦理時間方面,瑞昌市要求簡單業務立即辦、復雜業務10個工作日全部辦結。如辦理特殊藥品購藥審批結算時,通過與各定點醫院醫保科建立微信工作群,由醫院上傳特殊藥品購藥審批材料圖片,瑞昌市醫療保障局實時辦理備案登記手續,做到群眾“一次不跑”。對門診特殊慢病申請業務,直接由醫療機構一站式全權辦理,對一類慢病實現即時辦理。
應保盡保,政策落地圓群眾健康夢
藥物療效和價格,是影響患者治療的重要因素。
鄧見瑞是瑞昌市棉花良種場的下崗工人,2019年患肺癌后使用特藥奧希替尼,原來每月需先墊付15300元﹔2021年該藥降價后,每月隻需5580元,經報銷后每月實際支付可節省2430元。“現在我在瑞昌市人民醫院就能直接用藥、直接報銷,不用再去外地,也不用墊付大量現金了。”鄧見瑞說。
瑞昌市認真做好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的落地工作,確保中選藥品及時進入醫療機構。今年1至7月,全市共採購4個批次中選藥品122個產品,累計採購藥品數量38.04萬盒(瓶),累計採購金額528.6萬元。從藥品到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價格的大幅下降,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用藥負擔。
對建檔立卡貧困患者住院實際報銷比例,瑞昌市穩定在90%適度水平。高奉寶是桂林街道慶豐村村民,因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癱瘓在床不能行走。沒有經濟來源,隻有上高中的女兒一邊讀書、一邊照顧他。由於換人工髖關節需要巨額費用,不想拖累女兒的高奉寶一度產生了絕食輕生的念頭。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高奉寶迎來了前來家訪的瑞昌市醫療保障局駐慶豐村第一書記王國選、慶豐村黨總支書記章珍學。2017年5月,慶豐村將高奉寶父女定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並為他和女兒辦理了低保。2018年,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奔走與協調,瑞昌市醫療保障局請來省裡的專家,先后兩次給高奉寶做了手術。
“了解到高奉寶的情況后,我們和醫院協商,讓他先接受治療,大病統籌、基本醫療、商業保險、民政救助、政府兜底等所有的政策都讓他享受。出院結賬時,他個人隻出了不到10%。”王國選告訴記者。
2019年,高奉寶成功脫貧。如今,他不僅住進了政府資助援建的新房,和正常人一樣行走生活,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女兒也考入心儀的高校,在北京讀研,全家已完全脫貧,不存在返貧風險。重獲新生的高奉寶含淚道:“說起這件事內心非常感激!我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幫助,所以我也想多做一些事,回報國家和社會。”
保基本、促公平、筑底線、可持續,瑞昌醫保落地“加速度”、實現“全覆蓋”,讓百姓病有所醫,托起了群眾健康夢。
(周亞婧 本報記者 劉佳惠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