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精益求精 勇於創新——工匠精神述評

2021年09月28日09:54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精益求精 勇於創新——工匠精神述評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題:精益求精 勇於創新——工匠精神述評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勞動者的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不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產業,工業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始終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終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

時代發展,需要大國工匠﹔邁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2020年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6月17日,艾愛國(左一)在湖南湘潭湘鋼高級技工學校焊接實習基地檢查學生的焊接作業。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精益求精,擎起“中國制造”

一把焊槍,能在眼鏡架上“引線繡花”,能在紫銅鍋爐裡“修補縫紉”,也能給大型裝備“把脈問診”……在“七一勛章”獲得者、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艾愛國的眼裡,不管什麼材質的焊接件,多麼復雜的工藝,基本沒有拿不下的活兒。

在所有焊接中,大型銅構件難度最大。因為需要在超過700攝氏度高溫下,在幾分鐘的時間窗口內,精准找到點位連續施焊,稍不留神就前功盡棄。“焊的時候皮膚繃緊,手不自覺地顫抖,不知道能堅持到第幾秒。”面對技術、意志力的多重考驗,艾愛國將旁人望而卻步的事情變成了自己的絕活。

6月12日,艾愛國(右一)在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實驗室和同事探討焊接技術。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工匠以工藝專長造物,在專業的不斷精進與突破中演繹著“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藝,憑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我國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弘揚工匠精神,神州大地涌現出一大批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工匠。

中鐵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級技師彭祥華,能在岩層間做到精准爆破,誤差控制遠小於規定的最小值﹔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班班長潘從明數十年如一日專注於鉑族貴金屬高效提煉技術,通過特定試劑溶解含稀有貴金屬的礦渣,能從其溶液的顏色中迅速判斷銅、鐵等雜質含量……

小到一枚螺絲釘、一根電纜的打磨,大到飛機、高鐵等大國重器的鍛造,都展現出工匠們篤實專注、嚴謹執著的匠心。正是一代代對工匠精神的繼承與發揚,我國從一個基礎薄弱、工業水平落后的國家,成長為世界制造大國。

“韓舒技師創新工作室”團隊在一處突發照明電源失電現場搶修(2月12日手機拍攝)。新華社發

創新突破,詮釋“中國創造”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轉型升級壓力下,“工匠精神”被賦予以創新為導向、以技術為生命、以質量為追求的新內涵。

伴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特種繩索制造方——青島海麗雅集團技術團隊走進大眾視野。

深空探索充滿難以預料的危險。探測器從高空進入火星大氣,超高速摩擦和巨大沖擊力對著陸傘繩與著陸器之間連接處的耐高溫性能要求極高。

為了解決這一重要課題,該技術團隊一年多來日夜攻關,僅選擇材料就返工40余次。“整個過程很煎熬,但最終我們的技術經受住了考驗。”技術團隊中心副主任徐連龍回憶。

一根繩索,讓這個團隊站上了中國特種繩纜的高峰。

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鹿新弟(前)在車間檢查柴油機的運行狀況(2020年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支撐創新驅動的根本是創新型人才,其中包括能工巧匠和高級技師。我國有超過1.7億技能人才活躍在各行各業。大國工匠們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不懈的創新進步,實現了一項項工藝革新,完成了一系列技術攻堅。他們是支撐中國制造的重要力量,也是鍛造“創新中國”的勞動者大軍。

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管路班班長楊德將,參與數十個大型海工項目建造,先后攻克多項被國際廠商壟斷的鑽井系統技術瓶頸﹔從我國第一座公路鋼箱梁斜拉橋,到第一座採用整體節點焊接結構的鋼桁梁橋,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電焊特級技師王汝運不斷刷新焊接工藝的極限……

一大批產業勞動者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干勁,彰顯工匠精神的時代氣息,折射出共產黨人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

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鹿新弟(左)在車間與同事交流(2020年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薪火接續,傳承“中國風范”

隻需在車間緩步走過,就能從機器轟鳴聲中准確找出故障原因。

從普通工人成長為柴油機裝調與試驗技能人才,在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鹿新弟看來,過硬的基本功源於帶他入行的師傅。“發動機是精密儀器,一分一毫不能馬虎。師父嚴謹的工作態度,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如今,鹿新弟有了自己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他制定目標,在2025年之前,帶領工作室成員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進步。

工匠精神,在不斷接力中傳承“中國風范”。

董禮濤在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車間內(2018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在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車間內,董禮濤(左)與同事交流業務(2018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銑工狀元”董禮濤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已完成各類創新成果近百項,取得28項國家專利、命名操作法3項﹔成立於2015年的“韓舒技師創新工作室”,長期深耕變電站升級建設,截至目前已有10多項發明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老師傅展現榜樣力量,青年人迸發拼搏熱情,匠心技藝的傳幫帶,加快了產品更新換代節奏,更為產業儲備了后續人才。

2020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賀信中提出“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並發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的號召,對廣大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是巨大的鼓舞。

通過舉辦職業技能大賽鼓勵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大力發展技工教育,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拓寬技能人才發展通道……近年來,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努力讓技術工人在發展上有空間、經濟上有保障,大力培育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

“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苟,“千萬錘成一器”的追求卓越……我們相信,以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爭做高技能人才,用實干成就夢想,必將匯聚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