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以生態富民為切入點 推進民族地區實現共同富裕

2021年09月30日08:3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生態富民為切入點 推進民族地區實現共同富裕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支持力度,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族地區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邊疆地區,也曾經是深度貧困區,雖然已經整體脫貧,但致富的基礎較薄弱。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直接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程度、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民族地區要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實際,以生態富民為切入點推進實現共同富裕。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同樣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這是共產黨人的承諾,也是共產黨人的擔當。

共同富裕不是單純的物質富裕,還包括精神富足、生態美麗,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和諧和睦,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生態環境是每個人都離不開,也沒有任何產品可以替代的公共產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再。不少民族地區遠離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交通不便,自然生產生活條件差,經濟發展起點低,歷史欠賬多。為此,民族地區必須立足生態資源稟賦,以生態富民為切入點,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促進富民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優化國土資源結構,合理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發展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線格局。

維護生態系統完整健康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是一個生態系統。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人類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如果人的行為違背自然發展規律,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人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生態系統是人與自然組成的“生命系統”,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完整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民族地區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我國民族地區大多地質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自然災害頻發,是典型的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生態脆弱區。據統計,民族自治地區有328個縣(旗)位於22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涵蓋了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四種類型,佔民族自治地區總面積的48.5%。為此,民族地區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加強綜合治理,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注重整體推進,以達到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

堅持生態立區、生態富區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實踐証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民族地區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應當把生態立區、生態富區作為實現民族地區共同富裕的發展戰略。發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勢,按照“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的總體要求,推動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全方位融合。立足民族地區資源稟賦、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深入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加大對民族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支持力度,抓住綠色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布局。支持民族地區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促進農牧業高質增效,鄉村宜居宜業宜游,農牧民生活富裕富足。

以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推動民族地區共同富裕

生態是資源和財富,是我們的寶藏﹔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必由之路,是從源頭上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長期以來,民族地區自然資源存在產權界定難、權益落實難等問題,生態產品在價值轉化中存在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一要深化民族地區自然資源資產與人文遺址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分置改革,合理劃定出讓、轉讓、出租、抵押、入股等權責歸屬,明晰產權邊界。二要挖掘民族地區土壤特質、氣候水文、風土人情等稀缺性資源,建立合理的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監督體系。三要針對民族地區不同類型的生態產品,研究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會計與經濟核算體系。四要規范民族地區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制,培育和發展市場化、多元化交易平台。五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或社會資金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為民族地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中長期融資服務。

發揮好各民族優秀生態文化的積極作用

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實現民族地區共同富裕,離不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參與。生態文化是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形成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認知與行動自覺。應充分尊重和利用好各民族優秀生態文化,從中汲取生態文明建設的智慧和滋養﹔教育和引導民族地區百姓增強生態環保意識,共同努力改善生態環境。目前,關於民族地區生態文化的系統整理與挖掘研究還不夠深入,群眾性參與活動還不夠廣泛,今后需要採取多種舉措增強生態文化自信自強。一要系統整理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深入挖掘其中關於生態文明的相關內容﹔二要深入推進民族地區雄渾壯美的自然風光與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緊密融合,加快發展民族地區生態文化產業﹔三要積極創作民族曲藝、舞蹈等文藝作品,加大對民族生態文化的推介和宣傳﹔四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生態村、綠色校園、綠色企業、綠色社區和文明城市建設,把生態文化建設與人居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居環境。

(作者:賀高祥,系重慶財經學院副教授﹔文傳浩,系雲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