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桃溪畔,從嚴治黨留下篇章

2021年10月11日13:36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2018年10月30日,全國首座以黨內政治生活為主題的體驗館——泉州市黨內政治生活體驗館在永春縣正式開館。

該館不僅是我省黨建工作重點培育項目,更入列我省第二批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成為推動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重要陣地。

 

金秋時節,永春綠意盎然、桃溪清暢,岸邊的一棟閩南建筑十分引人矚目。開館近3年的泉州市黨內政治生活體驗館已經成為這座山城的紅色地標,吸引著全國各地參觀學習者紛至沓來。

遠看,灰牆紅磚,閩南建筑風格凸顯﹔近前,黨徽懸挂正中,含有紅旗元素的側壁雕特別醒目。全館建筑面積1921平方米,正面主體前樓高7.1米,后樓高10.1米,巧妙地將我黨的重要節點性時間蘊含其中。

“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黨內政治生活為主題的體驗館,以時間為經,展示黨內政治生活的發展脈絡﹔以體驗為緯,布設40多個體驗項目,通過VR、全息成像、通電玻璃等現代展陳技術,讓黨員身臨其境接受黨性教育。”館長王曉鵬介紹說。

政治體驗,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自覺性

“體驗館的第一篇章主要展示黨內政治生活艱難探索、初步定型、曲折發展、良性運行的4個發展階段。”王曉鵬說,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重視黨內政治生活,在各個歷史時期進行了艱難、不懈的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黨內政治生活方式。

黨章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在現場的多媒體互動中,參觀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黨章歷經17次修改的變化之處,更加深入地體驗黨內政治生活各項組織制度不斷完善和規范的過程。

記者在詳細的圖文展覽中,發現了諸多“第一”,追溯到中國共產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開端:1923年,中共三大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組織法規《中國共產黨執行委員會組織法》﹔1924年,第一所黨校安源黨校開學﹔1927年,中共五大成立了黨的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1927年8月,中共中央首次派出巡視員到各地黨組織指導工作……

革命戰爭年代,對於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有兩次具有裡程碑式的會議:一是1929年12月的古田會議,第一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二是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全黨的統治,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使黨內政治生活進入初步定型階段。回顧紅軍在長征中,凡是遇到有關戰略方針等重大問題時,中共中央都通過中央會議以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來討論解決﹔凡是遇到重要戰役戰斗,都廣泛征求下級指戰員的意見。

在館內一個實景仿建的窯洞裡,參觀者可以聆聽毛澤東在延安整風時期的原聲,體驗感十足。“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全黨范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跟隨講解,記者仿佛穿越時空,深刻感受到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脈動:新中國成立前,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七大、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為黨內政治生活立了規矩。共和國成立后,黨內政治生活經歷了曲折發展階段,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現了撥亂反正,由此黨內政治生活進入了良性運行階段。黨的十二大至十七大,先后開展了5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增強了黨內團結,夯實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基礎。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2012年12月,中央出台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地生根。

錘煉黨性,每個場景都是一節黨課

自開館以來,泉州市黨內政治生活館已經成為各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踐基地和黨員開展政治體檢、錘煉黨性的生動課堂。來自新疆、內蒙古、寧夏、廣東等全國各地7000多個單位的20萬余名黨員到館參觀體驗,接受精神洗禮和黨性錘煉。“這裡的每一個場景都是一節生動的黨課。”許多參觀者由衷地說。

在一個展櫃中,陳列著一支步槍、一支鉛筆和一個水壺,這3件朱德留給永春群眾的“寶貝”引人駐足。展品背后“紅軍戰士嚴守黨的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故事成為當地流傳的佳話。

1929年7月,為打破國民黨軍隊對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三省會剿”,擴大閩西革命斗爭區域,朱德率紅四軍第二、三縱隊和前委機關3000多人開赴閩中,於8月22日抵達永春縣西部的橫口鄉福鼎村休整。在進駐的7天時間,紅軍除了休整軍隊、救治傷員外,還關心群眾生產生活,開展革命宣傳,得到當地群眾大力擁護。

現場播放的視頻講述了一個個故事:一名紅軍戰士買火柴時,在店鋪櫃台留下“老板不在店,買火柴一盒錢三佔。紅軍”的字條和錢﹔看到村民郭中和在昏黃的油燈下艱難地打著草鞋,朱德將自己的一件衣衫和一盞馬燈送給他﹔看見林大嫂生活困難,每頓吃的都是野菜湯,紅軍便扛著大米送去……紅軍駐留的時間雖然短暫,卻與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時值盛夏,許多紅軍戰士中暑染疾,鄉村醫生郭景雲和村民們一道建立了紅軍醫療站。紅軍臨行前,朱德將四十幾名重傷員留在福鼎村,與村民一起組織成立“福鼎村赤衛隊”。朱德將隨身攜帶的一支法蘭西軍用紅藍鉛筆、一支步槍和一個水壺送給郭景雲,對他表示感謝。郭景雲一直珍藏著這些物品,並在解放后將它們捐獻給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值得一提的是,體驗館裡還陳設了一處大型展覽,隆重介紹“感動中國”的永春人林俊德。作為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的著名專家、“兩彈一星”偉業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林俊德隱姓埋名,扎根戈壁52年,參與了我國全部45次核試驗任務。1990年,他被國家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特邀出席“兩彈一星”突出貢獻科技專家表彰大會,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軍委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杰出科學家”稱號。“他是我們永春的驕傲,是一座精神豐碑。”王曉鵬說。(本報記者 王敏霞 通訊員 康慶平)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