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

白山黑水 忠魂永駐(紅色記憶)

本報記者  劉以晴
2021年10月12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11位軍長雕塑。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供圖

楊靖宇戎裝銅像。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供圖

國慶期間,位於吉林省通化市的楊靖宇烈士陵園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迎來了一批批憑吊者。

81年前,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在吉林省濛江縣(后改名靖宇縣)與敵人戰斗時壯烈犧牲,年僅35歲。

1958年2月,楊靖宇烈士陵園在通化市渾江東岸靖宇山揭幕,同時為楊靖宇舉行殉國18周年公祭安葬大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敬獻花圈。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位於楊靖宇烈士陵園內,2005年建成開放。

步入陵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楊靖宇將軍的高大銅像:身穿大衣,頭戴皮帽,手扶槍匣,氣勢凜然。蒼鬆翠柏肅立於道路兩旁,兵器園、陵堂、紀念館、生平業績展廳等幾座建筑依次排布。人們到此不由得放慢腳步,對著銅像脫帽鞠躬,滿懷敬意走進紀念館,聆聽抗日英雄的故事。

“消息樹”彰顯革命智慧

提起楊靖宇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是河南確山人。他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被黨組織派往東北工作,任中共撫順特支書記。193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在東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楊靖宇積極響應,廣泛聯合各支抗日隊伍。1934年,東北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成立,楊靖宇任總指揮。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致電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稱頌其為“冰天雪地裡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

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基本陳列分為六個篇章,分別是“屈辱篇——民族苦難”“義勇篇——還我河山”“眾志篇——烽火關東”“喋血篇——配合抗戰”“艱苦篇——烈愾英魂”“勝利篇——東北光復”。在第四部分“喋血篇”,陳列著兩根看起來普通卻別有意義的木頭,被稱為“消息樹”。仔細觀察,刻在木頭上的文字隱約可見。

“‘消息樹’在抗聯部隊互通有無、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中心宣教部部長姚帥如告訴記者,東北抗日游擊戰最艱苦的時候,為保存實力,抗聯部隊轉戰於深山密林之中,戰士們充分發揮智慧,將隨處可見且不易被敵人注意的木頭改造成“消息樹”,作為部隊之間溝通聯絡的工具。

姚帥如講起了一個“消息樹”立功的故事:1936年,在集安市老嶺山區二道崴子,楊靖宇率部伏擊偽奉天騎兵教導團。抗聯隊伍提前埋伏在騎兵教導團的必經之路,當走在前列的3個敵兵踏進埋伏線時,楊靖宇立即命令警衛員將消息樹放倒,鳴槍為號,以示伏擊開始。這場伏擊戰共俘敵200多人,繳獲三號迫擊炮一門、重機槍一挺、三八輕機槍兩挺,還有大量的糧食、布匹和其他軍用物品。

“‘消息樹’的另一個作用是抗聯戰士們練字的工具。”姚帥如介紹。考慮到大多數戰士出身貧苦,抗聯部隊裡建立了識字班。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樹干、樹皮、雪地……都成了戰士們的練字板。

“攜手吧!共赴國難,振長纓,縛強奴……”展廳裡響起鏗鏘有力的抗聯歌曲,屏幕上浮現出戰士們在密營裡儲備軍需、宣傳抗日、縫制冬衣等一系列畫面。密營由原木搭建,頂蓋用樹皮樹枝覆蓋,便於隱匿在山林之中。功能比較完善的密營群落,包括指揮部、兵營、廚房、藥房等。“這些深山中的密營遺跡,是東北抗日聯軍在艱苦條件下發揮革命智慧、堅持斗爭的見証。”姚帥如說。

馬鞍見証不屈意志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這首《露營之歌》,是經歷過50天斷糧危機的李兆麟將軍和戰友們在東北抗聯西征途中所作,戰斗的艱辛從中可見一斑。

在楊靖宇將軍生平業績展第一陳列室,有一隻破舊斑駁的馬鞍,它陪伴了楊靖宇的西征歷程,也見証了抗聯戰士們不畏艱險的鋼鐵意志。

為打通東北抗聯與黨中央及關內紅軍的聯系渠道、擺脫東北抗聯孤軍苦戰的被動局面,1936年6月、11月,楊靖宇組織抗聯一軍一師、三師先后兩次西征,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消滅了一批敵軍有生力量。

1936年秋,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第三師騎兵部隊從長白山根據地出發,向熱河方向西征。當隊伍到達遼河岸邊時,由於遼河尚未封凍,部隊無法繼續前進,先行至一個岔溝休整,卻逢敵人集結7000人的兵力趕來包圍。敵人在溝外喊話,許以高官厚祿,威脅酷刑斬首。然而任憑敵人軟硬兼施,戰士們始終嚴守紀律,不為所動。兩軍對峙到深夜,楊靖宇下令突圍,十多名戰士率先向敵人的帳篷匍匐前進,靠近后投擲手榴彈,隨后騎兵大隊快速突圍,一連穿過敵軍8道帳篷搭成的封鎖線,沖出包圍圈。

這次西征被黨中央評價為“東北抗日聯軍同由陝北向長城移動中的抗日紅軍相呼應的首次試探”,對打擊日本侵略者意義重大。抗聯部隊所到之處,百姓欣喜相傳:“東山裡的紅軍打過來了!”

展牆上一幅老照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姚帥如介紹,這是楊靖宇的女兒馬躲在向自己的女兒講述“躲兒”這一名字的來歷。1928年秋,楊靖宇被黨組織派往河南信陽,臨行前,他回鄉看望家人。此時他的女兒剛出生5天,妻子郭蓮讓他給孩子取名,楊靖宇說:“我為了干革命東奔西走,你們因為我東躲西藏,這孩子就叫‘躲兒’吧。”此次分別后,楊靖宇再也沒有回過家,而郭蓮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化名楊靖宇的抗日英雄正是自己的丈夫馬尚德。

聽完了躲兒的故事,不少參觀者悄悄抹起了眼淚。

炕桌體現團結力量

在第二陳列室有一張照片,記錄了楊靖宇犧牲時的遺物,其中有一把大鏡面匣子槍。“這把槍是楊靖宇將軍犧牲前,向敵人射出最后一排子彈的雙槍之一。它背后還有一段團結抗戰的故事。”姚帥如說。

1935年,東北抗聯部隊聯合撫順抗日“山林隊”共同作戰。楊靖宇讓隨從人員贈送給“山林隊”領頭人朱海樂的部下兩支步槍,作為聯合抗日的紀念。朱海樂深受感動,便把自己經常使用的大鏡面匣子槍送給楊靖宇,當作並肩作戰、堅決抗日的信物。從此,這隻手槍一直伴隨在楊靖宇身邊,直至生命的最后。

東北抗聯軍在艱苦環境中持久奮戰,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持。展廳左側擺放著一隻炕桌,這是抗聯部隊經過長白山單大娘家時用過的。

“九一八”事變后,不少土匪打著抗日的旗號大肆劫掠,以至於村民們聽說“部隊來了”便心驚膽戰。一次,抗聯部隊路過長白山一處屯子,想要借宿一晚,裡面的農戶卻怎麼也不肯開門。第二天,天色剛亮,村民單大娘躡手躡腳開門查看情況,看見地上整整齊齊睡滿了人。一名戰士過來道歉:“大娘,天太冷了,我們把您家的谷草拉開當鋪墊了,這就收拾好!”

單大娘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抗聯戰士,接連說了幾聲:“你們真好,真好啊!”她請戰士們進屋,在炕桌上招待了早飯。部隊臨走前一家家訪問鄉親,宣傳抗日思想。等到隊伍集合准備出發時,屯子裡的大人小孩紛紛出來歡送。

回顧抗聯歷史,魚水情深的故事比比皆是:急行百裡為部隊送鞋的“鞠百川”,嚴守抗聯戰士行蹤秘密的村民,不給百姓添麻煩、不和百姓過春節的部隊規矩……時隔多年,研究黨史的同志走訪抗聯部隊戰斗過的地方,許多村裡的老人對他們的故事記憶猶新,有的還會唱幾句抗聯歌曲。

“每年都會有許多遠道而來的參觀者,清明、‘九一八’、國慶等時節,前來緬懷先烈的人尤其多。”姚帥如說。身處和平年代,人們依然銘記那段保家衛國的崢嶸歲月,永遠緬懷那些揮洒熱血的民族英雄。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