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聚焦群眾關切 辦好民生實事

河北省民政廳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傾情描繪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新願景

2021年10月14日08:5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承德市高新區濱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時指出,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責任。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要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勵老年人繼續發光發熱,充分發揮年紀較輕的老年人作用,推動志願者在社區治理中有更多作為。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今年以來,省民政廳堅持政治站位,突出主責主業,深入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深走實,不斷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用心用情用力為老年人描繪幸福美滿晚年生活新願景。

聚焦老有所養,多措並舉持續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省民政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出一系列養老服務“供給清單”,既有政策創設,又有試點探索﹔既有頂層設計,又有民生實事﹔既有法治保障,又有溫情關愛,全力為老年人撐起一片藍天,讓“老有所養”的幸福成色更足。

——加強頂層設計,靜心編織養老服務發展“制度網”

“大娘,您今年高壽呀?一年領多少養老補貼?什麼時候住進養老院的?住得舒心嗎?有什麼意見建議?……”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省民政廳克服疫情影響,聚焦頂層設計,採取多種形式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系統梳理國家和省相關法規政策,全面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情況,分析研判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趨勢,研究編制《河北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明確未來五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工作思路、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為“十四五”期間養老服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針對養老服務機構發展不充分、供需不平衡、運營不活躍等問題,著力強化政策創設,完善制度體系,推動出台《河北省養老服務條例》,將養老服務制度成果轉化為法律法規,夯實“老有所養”的法治之基,實現了“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跨越﹔制定實施《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增強養老機構綜合監管效能,加快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激發養老服務發展活力。一項項政策舉措匯聚起推動“十四五”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辦好民生實事,積極響應老年人“心頭盼”

“大夫囑咐我吃飯不能太簡單/營養全面別敷衍/孩子們忙生計不能常照看/有米面又有錢也難把飯菜做香甜……”這是新編大型評劇《晚晴》裡的一段唱詞,生動體現了農村老年人面臨的吃飯難問題。小飯碗裝著大民生,群眾有所呼,政府必有應。省民政廳制定出台《關於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引導各地探索可持續的養老助餐模式,全力打造“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唐山灤南縣率先建設公益養老小食堂,首創“四個一點”經營模式,政府補一點,個人出一點,社會捐助一點,志願者奉獻一點,攜手傳遞幸福滋味。老年人每人每天隻需幾塊錢,就能享受到便捷安心的助餐送餐服務。

“護理床可方便了,吃飯的時候按這個按鈕,想把腳抬起來幫助血液循環就按那個按鈕,原先夜裡睡覺不敢翻身,現在護理床護欄很高,隨便活動都不用擔心。”石家庄市普愛養老十裡尹村養護中心的半失能老人李庚發對護理床非常滿意。這是全省養老服務提質增能工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連續4年將社區居家養老列入20項民生工程,今年又將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確定為10件民生實事,省民政廳會同省衛健委聯合印發《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辦好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民生實事工作方案》,明確護理型床位改造提升、專業照護型敬老院建設、新增養老床位、社區日間照料服務設施建設等重點任務,強力推動養老服務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截至目前,縣級專業照護型敬老院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新改(擴)建115家養老機構增加養老床位17723張,改造提升501家養老機構增設康復護理型床位18165張。全省4717個城鎮社區,共建有養老服務設施4763個,點對點覆蓋城鎮社區4489個。其中,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79個,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3551個,具有日間照料功能的養老機構633家,年內再建設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228個,實現日間照料全覆蓋。到2025年,依托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與社區內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形成定位精准、功能互補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構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促進優質養老服務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聚集,讓越來越多老年人不離家,就能就近享受養老服務。

今年6月,為強化示范引領,促進交流互鑒,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省民政廳積極配合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委宣傳部、河北廣播電視台,共同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擂台賽和365百姓故事匯“最美夕陽紅”養老服務專場宣講,展示推廣唐山市灤南縣、廊坊市三河市、滄州市吳橋縣、秦皇島市海港區、邢台市襄都區、衡水市冀州區等6個典型經驗,擦亮各地養老服務“金字招牌”,形成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養老機構持續健康發展。“非常感人,收獲很大,為我們下一步因地制宜創新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提供了實打實的經驗借鑒。”各級民政干部集體收聽收看,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深化試點探索,種好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試驗田”

“黨和政府的政策實實在在啊,你看咱敬老院環境越來越好,住得舒心,服務水平也提高了,平時和老伙計們下下棋,看看書、寫寫毛筆字,感覺非常充實。”初秋的邢台市信都區第一中心敬老院綠樹成蔭,干淨整潔。老人們有的在晒太陽,有的在一起下棋,有的在看書……一幅溫馨祥和的場景,該敬老院對標對表省民政廳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要求,持續增強養老服務能力,入住老年人滿意度明顯提高。

今年,省民政廳研究制定《開展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試點方案》,在全省遴選2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聚焦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符合發展規律、符合政策法規的養老服務發展新路徑。建設以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為中樞、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支撐、村級互助服務設施為基礎的系統融合、分層分類、可持續運行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探索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組織管理機制和長效運行機制。在縣級層面,成立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建成功能完善的縣級養老服務信息平台,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在鄉鎮層面,拓展現有養老機構功能,或新建養老服務機構,在50%以上的鄉鎮建成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村級層面,以農村互助幸福院、鄰裡互助點等為依托,發展互助性養老,服務覆蓋70%以上行政村。截至目前,已建成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20個、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134個、村級互助服務設施4227個,縣域養老資源整體效能明顯增強,養老服務能力得到提升,為全省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提供示范和借鑒。

聚焦老有所安,傾力打造安心、靜心、舒心養老環境

不久前,一則“報紙投遞員救下88歲獨居老人”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近年來,類似報道並不鮮見,“獨居老人家中摔倒4天靠敲打鐵盆獲救”“重慶71歲老大爺一年撥打1000次110就為了找人聊天”“獨居老人為了多聊幾句,被騙子騙走20萬養老儲蓄”……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人們總是倍感“心酸”。年華老去,將向何處?河北民政人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著力破解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用實際行動創造安心、靜心、舒心的良好養老環境。

——智慧賦能養老,搭建信息化養老服務“雲平台”

“別看它個頭小,用處可大著咧!多虧有它發警示消息給兒子閨女,這才撿回來一條命啊!前些天,我自己在家心臟病犯了,就是它及時發警報通知子女回來的。”81歲的李京森老人所說的“它”,是一隻小小的智能手環,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投資建設智慧養老信息中心和智慧養老平台,對全縣養老服務機構入住數據、生活照料、膳食供應、健康管理、監護管理、技能培訓管理、休閑娛樂等進行全流程實時監控,有效提升監管效能。該局還依托平台為當地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手環、智能床墊等適老化智能設備,方便子女及時掌握父母的身體情況。無獨有偶,在滄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智能信息平台”被當地老人形象地稱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滄州市運河區創新發展“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模式,依托社會力量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智能信息平台,集成智慧呼叫、電子支付等功能,為老年人開展8大類50余個服務項目。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計入網用戶9540人,服務派單46萬人次,服務流水2550萬元,用戶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9.5%以上。“您好,我是居家養老服務智能信息平台話務員王芳,請問昨天您是不是通過平台申請了家政維修服務?您滿意嗎?目前問題解決了嗎?工作人員態度怎麼樣?……”居家養老服務智能信息平台話務員王芳正在給87歲的張淑芳老人做電話回訪。“很滿意,咱們派來的師傅服務周到熱情,和子女一樣貼心!”前不久,張淑芳老人發現家裡衛生間地面濕滑,非常危險,但是找了半天也沒發現漏水點。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她撥通了平台服務電話,僅過了15分鐘,維修師傅便上了門。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下水管線存在滲水問題。不到20分鐘便維修完畢。

頂著炎炎烈日,廊坊市霸州民政局干部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走街串巷上門宣傳“廊坊醫養服務”手機App,老人們聽得仔細、學得認真。“您在這裡點擊申請就行啦,咱們民政部門在后台就能收到您的申請信息,審批后會按時給您賬戶上發放補貼。”高齡補貼發放是市縣養老服務工作中的一個難點,老年群體自主行為能力有限、溝通存在困難,在發放高齡補貼時易出現錯發漏發、身故未注銷等問題,影響補貼發放效率和質量。廊坊市民政局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舉措,研發“廊坊醫養服務”手機App,逐步實現補貼線上發放。通過系統,服務對象足不出戶就能辦理高齡補貼申請,對於自主行為能力有限的老年群體,還可由親友代辦、異地辦理,增強了補貼發放的精准度、群眾的滿意度。

智慧賦能養老,科技改變生活。燕趙大地上,像秦皇島、滄州這樣的智慧養老服務網越織越密,一朵朵“智慧雲”不斷托舉起老年人對幸福晚年生活的新期待。今年以來,省民政廳認真落實民政部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要求,加快推廣應用“金民工程”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收錄1800余家養老機構信息,拓展養老機構網上備案、線上監管新模式。優化省建養老服務管理系統信息項,實現部省兩級養老信息系統數據共享對接,以部省信息系統為依托,搭建面向社會公眾的養老服務平台,目前已完成開發設計,10月份上線測試,11月份正式投入應用。建成后,將提供養老機構信息“一鍵查詢”、老年人入住“一鍵預約”等便捷服務,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能力,實現機構與群眾對接、服務與需求對接、消費與市場對接,推動供需有效匹配,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方便快捷的養老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守護財產安全,筑牢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防火牆”

“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夜暴富是陷阱!現在不法分子花樣多,用高額盈利引誘咱們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年人掉進非法集資的陷阱。咱們要提高警惕,捂緊自己的錢袋子,自覺抵制高息集資誘惑,謹防上當受騙,下面再跟大家講幾個現實事例……”邢台市信都區退休老人李桂珍認真聽著民政干部的宣講,頻頻點頭。省民政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防范和化解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風險隱患列入養老服務年度重點工作,全力守護老年人財產安全。會同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排查養老服務領域各類非法集資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早化解。擴大排查范圍,細化排查重點,綜合運用實地走訪、詢問老年人等方式,加大排查力度。重點針對投資理財、消費返利、項目投資等老年人受騙多發領域開展有針對性宣傳教育,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公交地鐵移動媒體等宣傳陣地開展立體式防范非法集資宣傳。今年以來,各級民政部門組織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活動877次,覆蓋2438個城鄉社區、81萬老年人,各級民政部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風險的能力顯著提高,養老機構及老年人對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的特征、主要表現形式及參與非法集資應承擔的法律后果認識得到加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關愛特殊群體,打好適老化改造“組合拳”

“我老伴兒患有輕度小腦萎縮,身體差忘性大,家裡也沒別人,他在家裡經常忘記關水關氣,甚至還發生過迷路走丟的情況。現在家裡經過改造,燃氣灶能自動關閉,自來水溢水也可以自動監測,真是讓我放寬了心。”李阿姨就是適老化改造的受益者,對新華區的政策舉措贊不絕口。石家庄市民政局扎實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配備生活輔助器具,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導致的生活不便。今年4月,省民政廳下發《關於加快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全面摸清本地老年人改造需求和改造意願,建立2021年改造計劃和台賬,按照改造計劃分步驟、分批次推進實施,實現老年人“居有所安”。

聚焦老有所為,攜手共創最美“夕陽紅”

“喬叔早上好,今天家裡需要買什麼東西嗎?”“今天麻煩幫我買點黃瓜、油菜、香菜和豆腐吧。”……一大早,石家庄市華柴社區老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霍新清就到周圍的菜市場幫社區居民喬文懷買菜。“喬叔今年85歲了,身體不好,行動不方便,我隔三差五就問候問候他,有時候還幫他去醫院取藥。”霍新清今年60歲,是個熱心腸,一直堅持做公益,幫助社區的高齡老人,退休后又加入了社區的老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你看我們互相幫助,社區氛圍好得很,精神倍兒棒,身體疾病也少了,晚年生活有滋有味。”人老心不老,余熱獻社區。在華柴社區,像霍新清這樣熱心的低齡老年人還有很多,該社區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充分挖掘低齡活力老年人潛力,組織引導低齡健康老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志願服務,鼓勵他們照顧高齡孤寡、身體又不好的老人,加強老年人互助,切實發揮“夕陽”余熱。

省民政廳會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相關部門,全面摸排全省老有所為、老有所養工作開展情況,系統梳理國家及省內老有所為、老有所養相關政策措施,研究制定《關於推動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相結合的指導意見》,引導老年人就業創業,穩步增加養老財富儲備,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滿足老有所養精神需求,創新發展互助性養老,豐富農村養老形式內涵,大力發展老年志願服務,在社區治理中彰顯價值,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助推更高層次老有所養。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引導老年人參與社會治理,各類老年志願組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在豐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時,也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注入“銀齡”正能量。

(徐子雨)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