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鮮為人知的歷史——

和平解放海南島的努力

陳立超
2021年10月18日14:50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1950年5月1日,海南島解放,瓊崖革命取得勝利,海南人民歡欣鼓舞,海南的歷史也翻開了新的一頁。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為了爭取海南的和平解放,黨組織做了很多策反和統戰工作,在這場沒有戰火硝煙的斗爭中,同樣充滿了各種曲折。

指派龔楚策反薛岳

1949年底,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殘軍士氣低落,大批國民黨軍政人員率部起義或投降。在解放海南島戰役前夕,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戰爭的破壞、減輕人民的痛苦,避免無謂的流血犧牲,各級黨組織在黨中央的指示下,積極開展策反工作,為和平解放海南島而努力。

龔楚是廣東樂昌人,早年加入粵軍和從事農民運動,曾任廣東北江工農討逆軍總指揮。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8月,龔楚經香港抵達中央蘇區。1934年10月22日,中革軍委宣布成立中央軍區,龔楚任參謀長,其職責為指揮江西、福建、閩贛、贛南、閩浙贛五個軍區及各直屬的地方獨立部隊與紅24師和紅10軍開展斗爭。但面對國民黨殘酷的軍事“清剿”和政治上的引誘,龔楚革命意志動搖,對革命前途失去信心,經不起失敗、艱苦、生死的考驗。1935年5月,龔楚叛逃回到廣東樂昌,不久便投靠國民黨軍余漢謀部,先后擔任剿共游擊司令、粵湘邊區“剿匪”指揮官、粵北五縣聯防主任等職。

1949年5月,龔楚任廣東省北江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0月,人民解放軍進軍北江,龔楚帶領保安團逃到樂昌瑤山。中共北江行署主任黃鬆堅寫信勸龔楚投誠。龔楚深感國民黨大勢已去,不得已於11月率殘部下山投誠,隨后到韶關北江軍分區交代問題。12月,人民解放軍准備解放海南島,廣東省領導請示中央軍委后,決定派龔楚經香港前往海南,策反國民黨海南守將、龔楚的同鄉薛岳。時任國民黨海南防衛司令的薛岳也是廣東樂昌人,而且其不是蔣介石的嫡系,曾多次和蔣介石有矛盾。如果有合適人員對其進行勸說,應該能對解放海南島起到一定的作用。龔楚雖滿口答應,卻打著個人的小算盤。他拿著黨組織提供的大筆費用抵達香港后,滯留在香港,既沒有去勸降薛岳,也沒有向廣東省有關領導報告。龔楚改名龔鬆庵在香港定居,致使黨中央策反薛岳的計劃擱淺。

策動李玉堂將軍率部起義

在策反薛岳失敗后,黨中央指示廣東地方組織繼續加強對國民黨軍政人員的策反工作。李玉堂,1899年生於山東省廣饒縣,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學習。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李玉堂率部先后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台兒庄戰役。1938年,李玉堂被任命為陸軍第八軍軍長,駐守江西。1939年,李玉堂率部在武寧附近的棺材山阻擊日寇,屢挫敵鋒。之后,李玉堂改任第十軍軍長,率部進駐湖南長沙,抵擋南下的日軍。

1950年初,國民黨政府任命李玉堂為海南防衛司令部副總司令,由其接替劉安琪兼任二十一兵團司令官,並兼任32軍軍長。在解放戰爭時期,李玉堂親身經歷了短短3年時間裡國民黨精銳部隊被人民軍隊殲滅,他的不少老友不是被俘就是起義、投誠,這種局面引發了他的深思。正當他苦悶時,黨派李剛隨軍去海南島,通過李雲濤策反李玉堂。在此期間,又利用黨在香港的關系,通過李玉堂之妻陳伯蘭對李進行勸說。李玉堂願意率部起義,並要求共產黨派干部前往領導。黨派李玉堂的內弟陳石青前往海南島,李玉堂委任陳石青為司令部副官處處長,由陳石青與我黨聯系。陳石青又安插李剛為該處上尉副官。1950年3月,李玉堂派少將副主任李雲濤從海口前往廣州匯報決心起義事項。葉劍英指示:要李玉堂急速行動,起義后可委以海南島軍政委員會副主任之職。

4月16日,人民解放軍大舉渡海登陸,在解放軍取得黃竹、美亭戰斗勝利后,國民黨海南島守軍軍心渙散、喪失斗志,倉惶向海南島南部撤退。在這種情況下,本該是李玉堂率部起義的好時機,但因當時戰事緊急交通受阻,葉劍英的密文未能送達海南島。李玉堂在等待指示中,解放軍解放了海南島,李玉堂被迫隨國民黨軍撤往台灣。

1950年7月,黨再派李玉堂之妻陳伯蘭與內弟陳石青由香港去台灣,布置潛伏任務。同年底,李剛遭檢舉被捕,供出李玉堂夫婦。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夫婦被蔣介石殺害於台北碧潭。李玉堂起義雖然沒有成功,但經有關部門反復調查核實,1983年7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正式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

鄭任良英勇就義

雖然和平解放海南島的計劃沒有成功,但在各級黨組織的努力下,策反工作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中共府海特別區委成功爭取著名民主人士鄭任良。鄭任良,廣東梅縣人,曾參加辛亥革命。日軍侵瓊期間,曾請他出任日偽瓊山縣縣長、瓊崖政府建設廳廳長,均被他拒絕。日本投降后,他重返海南島,經營漁業,被一些土豪劣紳勾結國民黨當局以“通共”罪名關進監獄。在獄中,黨的地下工作人員嚴堅同情他的遭遇,常安慰他,並以革命思想啟發,兩人成為患難之交。嚴堅出獄后,繼續從事地下斗爭。不久后,嚴堅調到瓊崖縱隊司令部任職,給也已出獄的鄭任良寫信,希望他跟府海特別區委聯系,為解放海南出力。1948年夏,府海特別區委派人找到鄭任良,把嚴堅的信轉交給他。鄭任良讀罷非常高興,立即給府海特別區委寫信,主動要求分配革命工作。此后,他經常向府海特別區委匯報敵情。

鄭任良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有機會接觸國民黨某些上層人物,在國民黨軍隊中也有他的故交和老鄉。1949年初,在府海特別區委領導下,“反美蔣同盟小組”成立,鄭任良為組長,主要成員有國民黨海口大英山炮台台長李運元、文昌鋪前炮台副台長吳一生、海口軍用機動電台台長鄭炯昌等。鄭任良及“反美蔣同盟小組”陸續為府海特別區委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軍事情報,還幫助購買了大量武器彈藥。海南解放前夕,在海口的國民黨特務活動頻繁。中統特務楊發標利用同鄉關系,租住鄭任良在月朗村的房屋,暗中監視發現了鄭任良的革命活動。1950年春節前夕,鄭任良、李運元等收集60多支卡賓槍和5箱子彈,藏在鄭任良家中,准備春節后通知府海特別區委派人運走,被楊發標發現並上報。國民黨海口警察局出動幾十名軍警包圍鄭家,抓走了鄭任良等人。1950年3月,鄭任良被秘密殺害於紅坎坡。海南解放后,鄭任良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林薈材起義成功

林薈材是海南文昌人。抗戰勝利后,任國民黨警察局廣州市逢源分局局長,后因同上司鬧矛盾被拘禁。釋放后到香港,受同鄉、民主進步人士等的影響,與在香港活動的民盟南方總支部負責人雲應霖、譚伯棠等相識,並在中共華南分局統戰部負責人饒新鳳等的教育下,決心投身革命。

1949年7月5日,林薈材受中共黨組織委派回到海口,通過拜訪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濟棠、警保第一師師長吳道南等,取得信任而被委任為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參。12月,又兼任警保第一師第四團團長,駐守文昌邁號一帶。8月,譚伯棠以民盟海南特派員的身份回到海口,與中共瓊崖地方黨組織緊密合作開展策反工作,經商議決定對國民黨警保一師四團(團長林薈材),32軍教導旅獨立團(駐嘉積、中原一帶),警保二師六團一營、二營(均駐臨高)進行策反,確定聯絡代號。府海特別區委先后派韓劍夫、王卓群、陳玉川、林令秋、郭遠山等聯系林薈材,指導起義工作。陳玉川、郭遠山通過林薈材的介紹,進入四團團部,負責秘密聯絡工作。1950年4月22日,林薈材按照黨組織的意見,率領全團官兵在文昌邁眾墟成功起義。起義后,林薈材享受起義人員待遇,直到1996年病逝。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