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蘇州:實干開啟建設現代化強市新征程

打造“就在蘇州”勞動就業一體化服務平台,提供一鍵“職”達、一站到底的公共就業服務﹔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開設一站式自助服務區,實現政務便民服務不打烊﹔休息日節假日免費開放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集中辦公區2萬個停車位……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蘇州把學史力行作為黨史學習教育落腳點,結合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錘煉黨性上力行,在為民服務上力行,在推動發展上力行,以行之有力促進學之有效,凝聚起建設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強大動力。
用群眾路線錘煉黨性修養
創新開展“重溫百年歷程打造‘最美窗口’”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主題黨日活動﹔打造10條黨史學習教育線路,覆蓋全市10個縣級市(區)﹔“光輝的歷程·蘇州篇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線下展……
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今年以來,蘇州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砥礪初心使命、賡續紅色血脈。
與此同時,蘇州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基礎工作來抓,通過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把黨性鍛煉熔鑄於火熱實踐。今年3月開始,市領導帶頭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3個月累計走訪企業1140家,同時對企業反映的意見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答復。在此基礎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政策支持、企業引才難等一批問題訴求,已被及時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內容。
9月25日,蘇州姑蘇區白洋灣街道玉景灣社區居民尤芳芳坐上了嶄新的9036路公交車,這是白洋灣街道聯合蘇州公交集團,專門為她和鄰居們定制、新增的公交線路。“參加活動提了意見,沒想到這麼快實現了!今后去醫院、超市再不用轉車!”尤芳芳難掩激動。為尤芳芳帶來實實在在獲得感的,是姑蘇區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常態化開展的“社情民意聯系日”制度,即在每月第二個星期日,該區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同時下沉全域169個社區,面對面為居民排憂解難。全體黨員干部放棄休息、放下身段,深入群眾聽民意、察民情,成為蘇州在錘煉黨性上力行的生動場景。
用精准舉措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以前洗澡后地面都是水,擔心滑倒出意外,要蹲著擦半天。如今干濕分離,浴室時刻保持干燥,再也不擔心安全問題了!”說起家裡新改造的浴室,83歲的葉淑琴老人贊不絕口。今年5月,蘇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啟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通過專項補貼、專人參與的方式,為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住在蘇州萬盛花園的葉淑琴趕緊報名參加,很快,施工隊上門為老人裝上了防滑地磚、洗澡椅、扶手、緊急呼叫按鈕等。目前,蘇州已有3265戶家庭申請開展適老化改造。
下午4點,走進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珠江路校區,“桃花塢木刻年畫”“七彩擊劍”等112個精品社團向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學生開放。在剛剛過去的暑假,為了化解雙職工家庭無人照看孩子的實際困難,蘇州依托遍布鎮、街道、村、社區的12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推出1000家公益暑托放心班。這些“家門口的暑托班”為近10萬居家少年兒童提供公益看護、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等豐富服務。
量身定制的舉措暖了“一老”“一小”的心。自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蘇州全市上下形成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良好氛圍,一大批辦實事項目貼近群眾,受到社會廣泛好評。蘇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在教育、醫療、養老、扶幼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領域,精心設計了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與此同時,結合“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動員全市基層黨組織為民辦實事,充分發揮好基層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出了一批“惠民利民微實事”項目。
蘇州市農業農村局組成的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隊,走入78個鄉鎮、278個行政村的田間地頭,開展環境整治勞動﹔蘇州市城管局全面提標改造城市公共廁所,已有52座公廁展新顏﹔蘇州市衛健委“智慧健康金管家”項目,已為30萬人次提供預約挂號、醫療影像雲膠片等線上診療服務﹔蘇州市文廣旅局以“菜單式”點選、“訂單式”配送的方式,為基層群眾送上超1000場次文化活動……黨員干部在為民服務上力行,攜手推進2328項“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用創新之舉奮進新征程
點擊進入“蘇州市企業服務總入口”網站,一款智能匹配涉企政策的“政策計算器”非常醒目。隻要把企業的名字輸入系統,輕輕一點,就能了解該企業能享受的所有政策以及申領步驟。這款“政策計算器”通過工商大數據、企業提交的信息等進行智能匹配和計算,引導企業查看政策適用范圍、資金擬扶持額度和申報起止時間等信息。企業用戶隻需注冊服務雲並填寫相關信息,即可享受優惠政策“一鍵直達”。這款“服務利器”成功獲得國務院督查點名表揚。
蘇州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引導黨員干部積極謀劃創新之舉,在推動發展上力行,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奮進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蘇州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聚焦企業需求和社會關切,採取扎實舉措,進一步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最強比較優勢。9月7日,來自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的200多家會員單位,集體簽下一次性兌付蟹券(卡)無理由退貨承諾,成為蘇州市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的第八萬家承諾商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市級重點項目,蘇州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服務推出以來,已受理5萬多件退貨服務,涉及金額3100多萬元。
凝心聚力推動發展,蘇州還積極打造“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明確用3年時間籌建10萬套人才公寓,發布人才公寓熱力圖,努力讓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全力打響“蘇州制造”品牌,系統部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打造航空航天產業基地,一批央企以及頭部企業紛紛在蘇州布局﹔大力實施“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以“運河十景”為代表的一批標志性景點……今年上半年,蘇州經濟發展呈現強勁態勢,全市實現GDP1.07萬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5.8%。(本報記者 李仲勛 陳雨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