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把群眾的事放心上扛肩上

——湖南益陽兩級法院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紀實

2021年10月21日11:00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10月15日一大早,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的“執行局長接待日”活動現場,市中院執行局負責人李楊亞熱情地接待著一名來訪的當事人,通過認真聽取訴求,詢問案件具體情況,耐心細致釋法說理,及時回應關切問題,得到了來訪當事人的理解和認可。這是益陽中院實行“執行局局長接待日”制度,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自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益陽兩級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始終,聚焦人民群眾的事,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以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從群眾的“急”事抓起,為涉民生案件裝上“加速器”

近日,益陽市赫山區法院成功執結125件涉及益陽某企業員工工資的勞動爭議執行案件,向涉案的125名工人發放了工資執行案款70余萬元。該案從立案執行至工資發放不到一個月,通過法院的涉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及時為勞動者追回工資,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民生連著民心。涉民生案件與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密切相關,其辦案效果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切身感受,還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益陽法院歷來重視對涉民生案件的辦理,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益陽法院把涉民生案件的執行作為貫穿其中的工作重點抓緊抓實。積極開展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專項活動,加大對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力度,開辟“綠色通道”,確保涉民生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執行款優先發放,依法及時兌現人民群眾的勝訴權益。今年來,全市法院共執結涉民生案件478件,執行到位金額1135.65萬元。

從群眾的“難”事幫起,讓司法救助更及時更充分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收到救助金,緩解了我們家的困難,也讓我看到了新的希望。”6月10日,剛收到益陽市中院發放的司法救助金,申請人周某就通過電話致謝承辦人。

2015年夏天,周某應夏某科電話邀請幫其修理收割機,在修理過程中,因夏某科操作不當導致收割機的割台坍塌砸中周某,致周某受傷,后訴至法院。2016年底沅江市人民法院判決周某勝訴后,因夏某科、袁某嬌無賠償能力,致使賠償款一直無法到位。受傷后的周某癱瘓在床,失去勞動能力,沒有收入來源,生活非常困難。今年,經周某申請,益陽中院在核實相關情況后,立即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為申請人周某申請到司法救助金5萬元,並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及時將救助款送到他手中。

國家司法救助是“一頭牽著百姓疾苦、一頭系著司法關愛”的民心工程。近年來,益陽兩級法院秉持“應救盡救”和“把好事辦好”的工作理念,依法及時辦理好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最大程度保障困難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正與溫暖。今年來,益陽市中院受理司法救助案件35件,救助人數35人,申請司法救助金126.5萬元,已發放司法救助金77.5萬元。

為進一步強化司法救助工作效果,益陽法院對被救助人建立回訪制度,通過電話回訪、上門走訪等方式,對被救助人進行回訪,切實做好司法救助“后半篇文章”。

從群眾的“愁”事管起,發揮人民法庭前沿陣地作用

家住資陽區沙頭鎮的陳某,因為裝修工程款被拖欠的事情一直發愁,但由於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專門搭車去資陽區法院咨詢訴訟相關事宜。今年7月,在得知家門口的沙頭法庭恢復駐庭辦公后,他立馬趕來法庭咨詢。“沒想到這麼方便,法庭當天就立案受理了,真是節省了不少時間”。陳某高興地說道。

今年來,益陽法院把鞏固和發揮人民法庭前沿陣地作用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之一,全面清理“空心法庭”“走讀法庭”,重構人民法庭“兩便功能”,打通司法為民服務“最后一公裡”,新橋河人民法庭、沙頭人民法庭等全面恢復駐庭辦公,法官不僅在法庭開庭審理案件和接待當事人,而且吃、住在法庭,改變過去辦公樓閑置,法庭干警統一在院機關審理案件的局面。

為提升司法服務質量,更好服務轄區百姓,全市人民法庭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先后推行“午間法庭”“雲上法庭”等便民舉措,赫山區法院配備專門的執行干警下沉法庭,自今年5月1日起,法庭案件由法庭干警執行,法庭實現了立案、審理、執行一體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截至目前法庭共執結案件166件。(聶 凱 鄒 瑋)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