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牢紅色堡壘、發展精品民宿、打造田園驛站
學史力行探索鄉村振興“椏溪路徑”

驅車從南京市區沿寧宣高速一路南行,駛出椏溪收費站不久,幾處黃牆紅瓦的民宿映入眼帘,呂家田園驛站到了。
青石板、紅瓦屋檐、碧綠池塘,步入呂家田園驛站,一步一景美如畫卷。“呂家村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慢城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契機,逐步形成了以民宿、農家樂、採摘為核心的農村生態旅游產業,呂家田園驛站由此而生。”高淳區椏溪街道瑤宕村黨總支書記張小飛說。
呂家村的蛻變是椏溪街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村富民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特別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椏溪街道依托國際慢城生態和區位優勢,整合紅色文化、鄉村田園等資源,著力打造西舍紅色教育、石牆圍精品民宿和呂家田園驛站等新名片,以特色旅游拓寬村民創收新途徑,為街道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串珠成鏈,紅色旅游火熱
椏溪街道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集聚區,躍進村西舍自然村曾是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椏溪街道將打造西舍紅色堡壘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充分挖掘西舍紅色資源,重修了包括溧高縣委縣政府、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大會堂、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內的10多處紅色場館,增設了中國共產黨高淳地區革命歷程館、將帥紀念館、溧高縣農救會、溧高縣婦救會和邢浩、應宜權故居,初心廣場新建了以抗戰英雄為題材的“革命洪流”雕塑。
“我們在各建筑點原址上重修重建,重現當時的現實情況,讓游客真實體驗紅色文化。”躍進村黨總支副書記芮蘇明說。
為還原新四軍在高淳戰斗抗爭歷史,西舍村抽調專門人員開展文字、視頻記錄口述史工作,選擇德高望重的村民和革命先輩的后代講述抗戰故事,目前已形成5萬多字的文字記錄,200分鐘的視頻錄像。近幾年,不少原先在西舍村參加革命的老戰士和革命先輩的后代,來到西舍村回憶革命歷程和追尋父輩革命足跡,很多革命先輩后人還向西舍紅色教育基地捐獻了革命先烈抗戰時期的遺物,如衣物、被褥,軍功章、革命照片等。
代代相傳的紅色文化,浸潤著這片5.8平方公裡的土地,西舍已成為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也是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吸引了各界人士前來追尋革命英雄足跡。
“自今年4月底西舍提檔升級工程竣工后,已接待500多個團隊,近2.4萬人。”南京西舍紅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瑜說,后期將配建會務中心,並與街道周邊鄉村旅游線路相結合,引入培訓等相關業態,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
提檔升級,發展精品民宿
今年國慶期間,位於椏溪街道的石牆圍精品民宿村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不少游客自駕前來,感受國際慢城獨特的慢生活。
石牆圍自然村位於大山腳下,大山水庫之邊,村庄周邊山水相融、景色秀麗。“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街道對村庄布局和民宿進行了提檔升級,打造出一批精品民宿。”椏溪街道相關負責人說,“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石牆圍民宿要營造的正是這種“慢生活”。
張富強是土生土長的椏溪人,2011年從外地回來后開了當地第一家農家樂田園御庄。“剛開業那幾年每年淨收入都達到20多萬元。” 張富強回憶說,到2018年后,由於同質化產品較多,競爭激烈,生意下滑。
求新思變,化繭成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項目之一,石牆圍精品民宿村提檔升級為張富強帶來了重大利好。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石牆圍要立足自身特色,強化民宿合作社和協會統籌管理,通過資源整合形成合力,打造石牆圍民宿特色品牌,帶動百姓增收致富。”椏溪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針對石牆圍制定了提檔升級計劃,對村庄環境、道路等進行整體優化,並以包括田園御庄在內的7戶民宿為試點,邀請專業人員設計,按照“一戶一品”為村民提供改造方案,著力打造精品民宿村。
石牆圍村提檔升級完成后,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家一共8間房,節假日經常爆滿。”張富強告訴記者,過去一個房間一晚僅130元,改造后一個房間的房價上升至380元,而且村庄環境提升,游客多了,住客絡繹不絕,收入增加了幾倍。
整合融合,打造田園驛站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10月18日,提檔升級后的椏溪街道瑤宕村呂家田園驛站,迎來了首批南京市職工療休養團隊,客人們在如詩如畫的驛站中享受美景生活。
近年來,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落,呂家自然村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優勢,借助打造田園驛站,走出了一條以農業與旅游業為主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推開陽台的玻璃門,萬頃金稻,於雲卷雲舒間,起伏律動﹔秋風吹拂,於山間鄉野穿梭而過,裹挾著豐收的清甜扑面而來。遠處是藍天青山金色麥浪,近處是粉牆黛瓦流水人家,置身於這幅田園秋景圖中,從喧囂的城市生活中短暫逃離,約上三兩好友品茶、閑談,坐看日升月落。這般靜謐安然的田園生活在呂家田園驛站便可享受到。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椏溪街道結合“職工療養基地”建設,依托呂家村的區位優勢,打造“田野、茶道、懷舊、酒香”等特色主題的田園驛站。相繼建成了蘭馨六舍、時光記憶,以及鄉舍·方宅、鄉舍·三益等民宿,以不同的風格讓賓客享受不一般的悠然自得的鄉村田園生活,讓呂家田園驛站成為詩與遠方的邂逅之處。
10月23日,恰逢中午用餐時,呂家田園驛站中以老板娘名字命名的“蘭馨六舍”民宿,人聲鼎沸,清蒸母雞湯的香味四處飄散、滾燙的鍋裡紅燒魚頭正翻滾著熱氣……游客們正享用著美味農家小吃。“遠離城市,觀山賞花,品嘗美食,呂家村的一物一景讓人放鬆。”來自南京市區的游客張寧說。
近年來,呂家村將鄉村美景串聯成片,實現一處美景變成一片美、全域美,憑借茶田水塘環繞、天然的山水田園風貌讓一座座千畝葡萄園、吊瓜園、早園竹林、青青茶園應運而生,游客入住其中,不僅可以領略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還可品嘗勞動后的甜美果實。
椏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精心精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立足椏溪“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產業高端化、服務國際化進程,將椏溪街道建成產業興旺、百姓富裕、生態宜居、社會文明的示范街道。
(本報記者 朱泉 通訊員 高曉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