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青山區活用紅鋼城歷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漢市青山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突出“一領兩用三加強”鮮明特色,高標准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將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深入實施“一軸兩區三城”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青山綠水紅鋼城的強大動力。
突出“關鍵少數”,帶頭領學促干。堅持以上率下,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18次黨史集體學習,區領導班子帶頭開展“黨的足跡在青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參觀教學活動。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舉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讀書班,帶頭學深悟透、作好表率。帶動引領全區各部門、各街道(管委會)創新方式方法,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感悟思想偉力。廣泛開展“七講七進”宣講活動,區級黨委宣講團開展黨史專題宣講214場次,機關、街道、社區等多樣化宣講(團)隊開展宣講1800余場次,受眾近80萬人。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帶頭領辦“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16個,83家單位結合自身職能,確定實事項目374個。全區遴選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受益面大重點實事項目100個,組建6個巡回指導組對各單位“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行全覆蓋指導,確保落地見效、有聲有色。
突出“兩用”載體,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紅色資源,積極推出武鋼博物館、紅房子修繕中心、戴家湖公園、青山綠水紅鋼城時代展館和青山江灘工業碼頭遺址等紅色教育地標,將紅鋼城八街坊和一冶機關大院等“紅房子”修舊如舊,讓鋼城的紅色歷史鮮活起來。組建青山先模人物宣講團、武鋼勞模宣講團和基層多樣化宣講隊等,深入企業、社區和機關,開展黨史宣講活動。組織編撰出版《金山銀山就在青山——湖北地名文化故事》《紅色基因青山印記——百位青山黨員的奮斗故事》等文藝作品集﹔創作黨史百年題材系列非遺剪紙作品及工人版畫,精心打造《一心向黨》沉浸式情景黨課,將動態多元教學與靜態寫實展覽結合﹔拍攝《走過百年·口述幸福》《建黨百年·青山故事》系列宣傳片,開展“‘青山’看青山”“我的傳家寶”“百張笑臉迎百年”等主題宣傳活動,講好青山發展變化故事。用好抗疫“大思政課”,激發奮進力量,青山區“荊楚好老師”余婧編寫40萬字抗疫日記集《少年記“疫”》,面向全國少年兒童推廣,成為全國暢銷的思政讀本。組織桂小妹、華雨辰、汪洋等全國抗疫先進典型走進機關、社區、校園開展面對面、沉浸式、互動化宣講,通過講述自身戰疫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青少年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推出桂小妹《牢記囑托踐初心》、武漢市第九醫院《白衣執甲再啟程》等一批抗疫主題精品黨課,讓抗疫精神成為黨員們擔當作為的精神動能。
突出實施“三加強”,夯實學習成效。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打造全國最美教師華雨辰“音樂黨史課”等思政課“拳頭產品”,組織開展紅色課本劇展演,鼓勵中小學生把黨史課文以舞台劇的方式呈現,讓愛黨愛國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邀請奧運會冠軍、全運會冠軍開展“體育精神進校園”活動,鼓勵青少年為強國夢拼搏奮進。組建“青山區黨史學習教育青年宣講團”,廣泛組織動員青少年參與四史學習,融入家鄉變革,投身青山建設。加強“兩新組織”黨員學習教育,青山區“兩新”黨組織佔全區基層黨組織總數近20%。針對“兩新”組織黨員多、流動強、組織難等實際,選派“兩新”黨建指導員全覆蓋聯系指導,強化黨史學習教育意識。通過舉辦“兩新”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開展現地教學、交流先進經驗等方式強化黨組織書記學習教育,對全區2300名“兩新”黨員分層分類開展全覆蓋輪訓。尋訪青山具有代表性的8名“兩新”優秀共產黨員,廣泛宣傳先進事跡。開展精品黨課、紅色影視劇進園區、進樓宇、進車間活動,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加強流動黨員學習教育,堅持黨員在哪裡、黨建平台就延伸到哪裡,開辟線上學習“雲陣地”,依托“青山紅色引擎”“美麗青山”微信公眾號推送精品“微黨課”、紅色“微視頻”50余次,使流動黨員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探索將黨史課堂“搬”到外遷黨員家門口,以送學上門的方式,確保學習全覆蓋。建立快遞業流動黨員黨支部,引導黨員快遞小哥就近與社區黨組織開展黨史宣傳、隱患梳理、困難幫扶、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推進流動黨員在社區治理中踐初心、辦實事、見實效。(武漢市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青山區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