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三個聚焦”
把實事好事辦到師生群眾心坎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研究制訂實施方案,深入開展調研,通過“三個聚焦”建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積極為師生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實事好事辦到師生群眾心坎上,不斷提高師生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聚焦師生“急難愁盼”暖人心
堅持師生的需求在哪裡,工作就往哪裡用力。學校黨委對師生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匯總,整理出師生呼聲高、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列為“我為師生辦實事”重要內容,把“急難愁盼”變成“暖心事”。
學校黨委書記帶頭深入基層調研,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座談、零距離交流,以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正面回應師生關切。參加座談會的2020級社會工作專業2班學生夏成城談到:今天的座談會讓我深切感受到學校對學生的關懷,真切體會到了學校為同學們辦實事的態度,今后我也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不負老師們的期待。”
學校專門召開了“我為同學辦實事”問題征集座談會,共征集涉及學生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50余項,所列問題已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並進行整改落實。聚焦老師需求,學校積極與轄區小學、幼兒園聯系,結成“校校共建”,幫助教職工解決子女入學、入托問題,解決老師們的后顧之憂。為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就業率,學校想對策、出實招,通過邀請校友企業進校招聘畢業生,為畢業生提供優質工作崗位,加大對特殊學生群體的幫扶力度,實行一對一幫扶,提升就業工作精准服務水平,促進高質量就業。2021屆學生畢業去向落實率98.86%,位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聚焦突出問題解決強保障
針對學生自習室不足的問題,學校規劃九處公共區域,增設閱讀學習座位,其中,躬行樓廣場4組、辦公樓后10組、五四廣場10組、圖書館前4組、圖書館東西兩側10組、圖書館廣場6組、雲映湖4組,宿舍區10組,共計58組232個座位,有效滿足了學生學習需求。
為解決學生公寓高樓層用水水壓不穩,無法滿足學生日常生活用水的問題,學校專門安排預算160萬元用於學生供水系統改造,更換設備,提升水壓,徹底解決了學生反映的用水問題。
積極拓展渠道,引進西式快餐,增加師生就餐品種和特色服務,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提升學生餐廳就餐服務能力﹔分流學生餐廳高峰供餐壓力,緩解現有餐廳座位數少、高峰期就餐緊張的問題,在北苑餐廳廣場設置臨時就餐場所,增加就餐位﹔推出“雲送”校內送餐平台,並採取制售“半份菜”和“小份菜”形式,按量定價,減少浪費。
學校在聚焦解決突出問題強化后勤保障的同時,為方便及時解決問題,在大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大廳設置后勤綜合服務窗口,受理師生電話或現場反映的有關后勤服務保障方面的問題、意見和建議,並跟蹤、回訪服務受理情況,落實處理結果。
聚焦社會服務“心連心”
學校在校內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還組織師生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學校黨委組織部結合“雙報到”工作,經過調研學校毗鄰的銀豐山青苑群眾需求,在山青苑西門大廳二、三層購置乒乓球台,豐富了社區群眾文體設施。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師生黨員與帝華鴻府社區黨支部聯合開展“學黨史 我為群眾辦實事”端午節送祝福送健康便民服務活動,師生黨員積極融入社區,在創新社區治理中,爭當為群眾辦實事的先鋒表率。
體育部直屬黨支部走進明睿小學開展“學黨史、辦實事”體育指導志願服務支部共建活動。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明睿小學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訓練及體育社團活動提供指導與幫助﹔到華夏山青社區開展系列體育指導幫扶工作,為老年太極扇演出隊進行指導,還陸續選派專業教師到社區開展健身氣功八段錦、太極拳、太極劍、健身舞等居民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項目指導服務。
(本報通訊員 蔣濤濤 蘇鵬 本報記者 王桂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