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凝聚青年竭誠服務大局 竭力解決青年“急難愁盼”

全團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2021年10月28日10:0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團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最近,北京市的外賣員、快遞員有了屬於自己的專屬“休息點”:小哥加油站。這是北京共青團依托社區青年匯及社會化資源建設的新就業群體線下服務陣地。

在這裡,快遞、外賣等新業態服務類新興青年群體可以實現歇腳休息、納涼取暖、飲水熱飯、手機充電、無線上網、圖書閱讀六項基本功能。小哥加油站是北京共青團“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今年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全團扎實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發揮團的組織優勢,結合本地實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服務、措施贏得了群眾尤其是廣大青年的好評。

凝聚青年力量服務大局

“我為群眾辦實事”,字裡行間為全團提出鮮明要求,必須要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解群眾所難。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團組織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工作,凝聚青年力量,服務社會發展。

國慶期間,山西省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多地遭遇時間久、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天氣,強降雨致175.71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0.29億元。

山西省各級團組織聞“汛”而動,籌措物資,迅速組建起青年突擊隊、志願者服務隊,火速集結防汛救災一線。

團山西省委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專題部署全省共青團參與防汛工作。各級團組織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安排下,密切監視汛情變化,積極參與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轉移人員物資,守護派駐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工作。

山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也及時開啟“及時雨應急救助平台”災后重建捐款通道及“三晉文明守望專項基金”災后重建籌款通道,向山西省清徐縣、平遙縣、祁縣、孝義市、霍州市、翼城縣、鄉寧縣等地逐批撥付善款。

同時,由團山西省委指導成立的山西新青年應急救援隊先后輾轉清徐縣、孝義市、介休市、小店區、晉源區等地開展救援,籌集生活物資500件、沖鋒衣600件,參與救援500余人次,救助受困群眾5000多人,救援行程1000多公裡。

四川青年也在團組織的帶領下,奔赴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瀘州市瀘縣。9月16日,這裡發生6.0級地震。

在瀘縣地震5個集中安置點,團四川省委組織青年力量開展了“守護家園,我愛我的祖國”抗震救災青青兒童樂園國慶主題活動。活動依托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重慶市江津區創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瀘縣青年志願者協會、瀘縣城區幼兒園等組織和單位,招募縣內青年志願者參與,通過趣味活動、互動游戲、黨史故事宣講、受災青少年分享抗震救災感恩故事等形式,讓受災青少年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學習抗震救災英雄精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其間,團瀘縣縣委還走訪包聯村(社區)群眾169戶,宣傳災后重建政策,聽取群眾心聲,並組織動員各鄉鎮(街道)、團屬社會組織和服務團隊開展“愛老助老”主題志願服務活動20余場次。

今年以來,疫情防控雖然取得重大成就,但局部地區分散暴發的情況依然存在。為此,各地團組織隨時做好准備,擔當起疫情防控的支持力量。

9月21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等地突發疫情,全省進入應急狀態。團黑龍江省委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助力疫情防控緊密結合,第一時間向各級團組織發出部署,迅速作出組建青年突擊隊下沉社區支援疫情防控的決定,機關和直屬單位黨員干部全員報名。

9月23日,由10名黨員組成的第一批“龍小青”青年突擊隊,火速投入到當時哈爾濱市區唯一中風險地區——愛達88小區參與志願服務。國慶期間,團黑龍江省委又組建第二批“龍小青”青年突擊隊,機關黨員干部全體輪流上崗,堅守愛達88小區接續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主要承擔物品登記、消殺、轉遞,協助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等工作。

國慶期間,福建省莆田、廈門、泉州因疫情仍未全域解封。福建各地青少年事務社工繼續堅守抗疫一線,依托省級“12355”青少年服務台,採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開展后勤保障、心理疏導、人員排查、政策解讀、防疫宣傳及核酸檢測等工作,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線上課程輔導、法治宣傳等服務,共服務超100萬人次。

因受疫情影響導致部分地區農產品出現銷售受阻情況,福建共青團主動對接漳州平和(琯溪蜜柚)、莆田仙游(文旦柚)兩地,開展“團團助農”網絡專場活動,幫助滯銷果農解決燃眉之急,銷售金額近40萬元。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青年的身影,在共青團組織的帶領下,青年為防汛防疫、抗震救災貢獻了自己力量。

今年7月以來,國家出台“雙減”政策,面對青少年暑期托管的需求,多地團組織主動“攬活”,發掘青少年服務潛力,創新活動形式滿足青少年及家長的托管需求。

在北京,團市委就及時推出“盛夏有愛 團助成長—暑期志願公益關愛行動”系列辦實事活動,開展線下托管服務。在團市委安排下,16個團區委和開發區團工委利用社區青年匯開設21個“暑期歡樂創享營”、33個“少年實踐團”,直接服務青少年1044人,開展線上、線下暑期青少年服務活動400余場,累計服務青少年7000余人次。其中“兩新”青年子女1291人次,其他新興青年子女491人次,困境青少年221人次。

在上海,團市委則發揮青年中心多元化優勢,聯動青聯、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資源,每月發布活動菜單,助力“雙減”工作常態化機制。僅國慶期間,就開展相關活動153場次,服務2450余人次,涵蓋減壓手工活動、科普活動、鄉村體驗、志願公益、親子教育、應急救護培訓等。

不僅如此,上海少先隊還為市區兩級青少年宮、學生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14家校外建隊單位授旗授牌,為實施少先隊幸福教育夯實組織基礎。面向社區發布“15分鐘幸福圈”活動菜單,內容包括“紅領巾巡講團”示范活動、小熒星“空中10分鐘隊會”等五類,以“點單”的方式送進社區,讓社區內的隊員們動起來。

在江蘇省,為豐富校內課后服務供給,團省委在全省組織開展800余場“聯青服務站”集中服務日活動。活動以“青春助力雙減,服務全面發展”為主題,採取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的原則,走進“聯青服務站”結對街道、村(社區),組織轄區青少年廣泛參與實踐。

通過一件件小事,一個個項目,不僅讓家長對孩子暑期托管放了心,也讓青少年過了一個快樂且有意義的假期。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而實現鄉村振興成為各級黨政部門最為關心的議題。各地團組織主動融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不斷探索為鄉村引入青年“活水”。

河南省“第一團支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打造了“第一團支書”特色農產品網上展銷平台。超過60個派駐村的100余種商品在平台上架,為派駐村農產品打開銷路,幫助農民增收。截至目前,河南各級團組織以縣域團代表聯絡站為平台,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組織開展愛心助農等形式各異的志願幫扶活動1400余次。

要想實現鄉村振興,鄉村青年人才必不可少。對此,安徽共青團聯合有關單位開展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評選工作、返鄉創業青年培訓等活動,引導促進青年擇業向基層一線流動。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團委聚焦解決農民和基層一線急難愁盼問題,開展政策、科技、市場、信息服務,組織廣大青年黨團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和為農服務,扎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同時結合農時和農事特點,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和農資打假專項服務。

團重慶市委選派兩名機關干部赴城口縣咸宜鎮工作,同步派遣西部計劃志願者5名,在咸宜小學設立“鄉村振興·希望小屋”,新建咸宜村“青少年之家”實體陣地,統籌款物94萬余元助力城口縣咸宜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團重慶市委還舉辦了2021年重慶青創鄉村旅游培訓班,圍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的創新模式”等培訓市內涉農創業青年41名。

作為我國旅游業發達的省份,國慶假期也是海南旅游的高峰期。為了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海南各級團組織以保障重點車站、重點崗位為主,在車站碼頭、旅游景點、交通樞紐等公共場所設志願服務站點184個,組織招募志願者達4603名。

在海南海口火車東站、汽車總站、萬綠園等公共場所周邊,游客隨處可以看到,身穿藍馬甲的志願者發放文明旅游倡議書,向游客傳播文明旅游理念,並協助交警疏導交通,引導車輛和行人文明有序通行。正因為有了這群青年志願者,海南的碧海藍天中更增添了一抹“志願藍”。

此外,各地共青團也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主動作為,為群眾辦實事。

團貴州省委深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常態化開展重點人群走訪、“四點半課堂”、青少年興趣培養、社區活動、創業就業課程、環境美化治理等工作。

團河南省委開展青少年生態文明實踐教育,組織“共植青年林 保護母親河”春季義務植樹活動,聯合新浪微博開展綠植領養河南站活動,活動宣傳覆蓋近30萬團員青年。

甘肅團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示范活動,在全省青少年中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倡導安全上網、文明上網理念。

江西共青團努力通過“社區青春行動”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如團南昌市新建區委舉辦社區“迎國慶·辦實事”系列活動,文教路社區組織青年志願者免費為居民理發﹔長堎鎮長安社區重點整治堆積物、清理牆面臟污、破舊招牌、亂停亂放、飛線充電、垃圾廣告等。

河北省各級共青團開展“寸草心愛老敬老行動”志願服務活動2.58萬場,幫助青年緩解贍養老人壓力等。

服務青年群體的需求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中,各級團組織始終把目光聚焦到青年群體身上,從就業創業、婚戀、文化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幫助青年成長成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多地團組織將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納入到工作清單中。

針對青年具體需求和專業特點,貴州共青團舉辦了44場“千校萬崗”線上線下招聘會﹔全省1318名高校團干部與4766名大學生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就業精准幫扶,幫助3366名同學實現就業。

在遼寧省,團組織提前部署,做好2022屆困難畢業生就業精准幫扶工作。截至目前,遼寧省共有10所學校114名學生在“團團微就業”上完成注冊,其中4人已經成功獲得崗位。

10月1日,貴州銀行黎平支行向青年個體工商戶吳雲霞發放了首筆130萬元的貸款。

這是團貴州省委聯合貴州銀行推出的“青惠貸”小額貸款項目。團組織推薦的青年貸款項目通過“青惠貸”可享受審查審批綠色通道、最優惠利率等服務。截至目前,包括“青惠貸”在內的相關服務已累計發放貸款3100萬元。

為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河北省深化中國青年創新創業板區域中心建設。團河北省委已開展5期項目培訓、項目路演和活動宣講,聯系服務青創項目581個。同時,河北共青團持續深化青扶貸項目,開展政策宣介11次,面向市縣兩級團干部培訓3次,為扎根深度貧困地區創業青年發放貸款65筆、629萬元。

青年歷來都是創新群體中的主體力量,但從創新到創業還需要很多專業知識的支撐。為此,重慶共青團舉辦了重慶青年創新人才訓練營。訓練營邀請技術、金融、管理、銷售等領域的知名專家組成導師團隊,幫助39名創業青年深度鏈接和挖掘創新資源。

重慶還通過舉辦2021中國青年企業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峰會,邀請知名經濟學專家、企業家解讀國家戰略、分享創新經驗,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60余名青年企業家在渝共商發展、共謀合作。

在河南,共青團則借助舉行相關賽事的方式,激發青年創新創業熱情。河南共青團舉辦了2021年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賽,共吸引全省91所高校12萬名大學生2444件作品參加﹔同時,對接做好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鄭州主會場籌備相關工作,籌辦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河南分賽暨“創出彩”河南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為幫助青年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問題,團江蘇省委聯合省青聯、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在無錫舉辦“江蘇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車”活動,並召開省青科協專委會會議,組織專委會專家成員為項目建言獻策。並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發起2021江蘇青年科技創新“U35攀峰”系列尋訪活動,聚集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博士及博士后等群體,重點發掘、培養和選樹一批省內35歲以下最具影響力和潛力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為他們脫穎而出、勇攀高峰、引領創新發展提供助力。

廣東省佛山市以舉辦“稅惠大灣區 助企辦實事”青年助企宣講活動的形式,向港澳青年代表宣傳相關稅收政策,幫助港澳青年深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個稅優惠政策、“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和“國際匯稅通”平台等。

近年來,青年婚戀交友越來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對這個單身青年的“終身大事”,共青團組織自然少不了關心。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各地團組織為單身青年推出多種形式的交友、聯誼活動。

在“七夕”傳統節日期間,貴州共青團就充分整合資源,採取“省級示范帶動+市州聯動”方式,啟動了“青春牽手·愛心同行”線上“公益+”交友、“青年之聲·青春有約”、“邂逅綠博·緣來是你”等主題聯誼活動,為全省單身青年搭建交友聯誼平台。

同時,貴州共青團還將青年交友與志願服務結合起來,建立“2+1”結對關愛模式,60對青年共同認領鄉村兒童“微心願”,“向善”的主題吸引全省2858名青年踴躍參與。

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主動聯合其他單位,形成關注青年婚戀問題的“統一戰線”。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聯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在北海啟動“八桂青年游廣西”聯誼交友活動﹔聯合總工會、區婦聯、寧鐵集團開展“紅城打開·寧為你來”單身職工婚戀交友活動﹔舉辦2021年“八桂青年游廣西”——活力龍城柳州工業文化主題聯誼活動”,積極主動解決城市青年婚戀難題。

在河南省,共青團則整合線上平台資源,完善豫青戀數據庫,打造集青年婚戀咨詢、聯誼交流、交友約會等服務為一體的公益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單身青年注冊人數達7824人。線下牽線搭橋,開展交友活動。

在全國各地,學聯、學生會組織也廣泛開展了“我為同學做件事”服務活動,將青年聚集的高校作為服務工作的主戰場,用各項貼心活動溫暖青年學子的心。

在甘肅,蘭州理工大學學生會在黨史學習、日常服務、光盤行動、學業發展、校園文化等方面推出典型服務項目10余項,征集意見建議100余條﹔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會聯系愛心眼鏡店,為150名家境困難的大一學生免費配眼鏡,有效解決學生實際困難﹔西北師范大學學生會圍繞同學們在思想進步、權益維護、心理健康、就業分享、寢室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積極作為,努力使學生會組織成為同學們依賴信任的溫暖港灣。

在吉林省,吉林共青團努力營造青年喜愛的文化生活環境。今年,吉林省“青年之家”正式運營,吉林省共青團廣泛聯系各類社會資源,免費向青年開放眾創空間、青年學習社、青年驛站、悅讀書社、運動基地、享學自習室、青春路演廳等功能陣地,組織各類活動170場次,參與活動青年7032人次,日常服務青年2111人次。

在貴州,團省委推出青年鄉村振興夜校,借助志願服務力量開展“宣傳方針政策、新市民城鎮融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文明鄉風、推廣普通話、普及法律法規、講解生活常識、普及志願服務理念”八項教學內容,不斷提高群眾生活技能,提升內生動力。目前,全省累計開課5283課時,培訓群眾111021人次。

服務困難青少年群體的特別需求

困難青少年群體歷來是共青團組織服務的重點群體。他們大多從小就處在相對弱勢地位。作為群團組織的共青團整合多方資源,匯聚社會力量,將來自黨和政府、社會愛心人士的溫暖及時傳遞給他們。

讓每個青少年不因家庭貧困輟學一直是共青團組織尤其是希望工程努力的方向。

在貴州省,共青團聚焦學業資助問題,實施“貴州希望工程陪伴行動資助困難青少年1萬名以上”圓夢助學、“中國茅台·國之棟梁”“習酒·我的大學”逐夢獎學金助學項目,2021年,擬資助困難學生1.2萬名,發放助學金7000余萬元。

團遼寧省委聯合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教育扶貧”助學計劃,通過一對一“定制”公益項目,為省內貧困地區困境兒童帶去希望與溫暖,團省委書記班子通過一對一“定制”公益項目的形式分別資助了阜新市4名困境兒童,為他們解決學雜費及部分生活費。

在廣西,共青團組織依托“希望工程”向社會募集資金185.52萬元,為田林、都安、隆安等地1041名學生提供學業資助。

除了對困境青少年個體的資助,各地團組織還多方籌措資金,努力改善青少年學習硬件設施,營造完備的學習成長環境。

國慶期間,山東各級團組織積極開展“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國慶關愛活動,組織動員團干部、青年志願者、青聯委員等,赴“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家中開展關愛服務,為困境兒童提供作業輔導、心理疏導、親情陪伴、點亮微心願等服務,並組織受助兒童體驗城市、聽老革命前輩講過去的故事、觀看愛國影片、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及開展實踐活動。

在廣西,共青團整合社會力量共同開展“情暖童心 希望同行”活動,為30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贈送“希望健康包”。

河北共青團發起希望工程“科技萌娃”公益項目,為100所農村學校購置科技實驗室的硬件設備。

與其他青少年群體相比,困難青少年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少。為此,團湖南省懷化市委開展了“七彩陽光 快樂童年”——“逆風飛翔 快樂成長”活動,青年志願者帶領2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來了一場3天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接受親情陪伴。

團吉林省委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各級團組織集中開展“圓夢微心願”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活動,收集整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微心願,並積極發動團員青年、青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累計實現書籍、文具、衣物等各類微心願7360個,總價值超199萬元。

在幫扶困境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各地團組織還關注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

河南共青團開展健康教育、疾病救助等健康公益活動,實施“愛衛健體計劃”公益項目,開展愛眼護眼行動,改善學生不良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為希望小學1000名學生進行視力篩查,並組織專家開展預防眼病健康知識講座﹔為全省希望小學及鄉鎮寄宿學校捐贈抑菌除螨洗衣液7500箱,價值105萬元。

河南共青團還開展了困難家庭先心病患兒救助項目,為幫助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先心病兒童及時就醫,對符合資助條件患兒提供資金支持,共資助29名患兒,劃撥資金合計36.43萬元。

今年河南省先后經歷洪澇、疫情“大考”,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務台及時開通熱線24小時為受災青少年及群眾提供心理疏導、志願服務咨詢、危機干預等服務,幫助大家消除緊張恐慌心理,以積極心態面對災情,筑牢防汛救災和疫情防控心理防線,累計服務青少年1700余人次,並創新開展向受災群眾安置點派駐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服務志願者線上精准招募、建立心理服務志願者人才儲備等工作方法,不斷拓寬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渠道。

貴州共青團組織實施“鄉村兒童心理引導員”培訓項目,在黔東南州岑鞏縣客樓鎮中心小學舉辦首期全省“鄉村兒童心理引導員”培訓班,進一步提升特殊困難青少年的能力素養。

面向農村留守兒童等困境青少年,湖南省實施“逆風飛翔·關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項目,引進2985支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化青年志願服務團隊,為全省亟待幫扶的1400名困境青少年提供每人1000元資助,為2500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捐贈1.1億元意外醫療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全力打造為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服務矩陣。

團湖北省委持續推進關愛困境未成年人“希望伴飛計劃”,以染疫家庭未成年人、涉罪未成年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群體為重點服務對象,投入資金90萬元,採購社工機構、心理服務機構等組織的26個服務項目,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司法服務、關愛幫扶。

除了常規的心理服務,廣東省東莞團市委還結合當地實際需要,開展親子關系改善系列活動,圍繞青少年人際交往及家庭溝通、情緒管理與親子互動等問題,以輕鬆游園、主題班會、親子沙龍等形式,開展“學做溝通大使——青少年非暴力溝通宣傳活動”“我的游戲我做主”家庭溝通班會等親子溝通活動,幫助青少年及家長學會正向溝通,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改善青少年家庭環境,促進親子關系。

各地還結合本地實際,發揮團組織優勢開展了各種特色服務。

“童心港灣”是團江西省委服務留守兒童的重要抓手。全省各地建設了18個“童心港灣”,通過選配“童伴媽媽”組織志願者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親情陪伴、情感關懷、自護教育,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截至目前,專職童伴媽媽全部配齊,情暖童心志願者隊伍每逢節假日都會到童心港灣陪伴留守兒童,讓“童心港灣”的假日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成為村裡留守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針對留守兒童,遼寧共青團開展了“情暖童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項目快樂童伴計劃,活動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學校開展服務活動。截至國慶期間,該項目累計開展活動95場,服務學生6270人次,參與社工及志願者206人次。

團重慶市委聯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開展“12355”青少年成長大課堂活動,在10所中小學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預防校園欺凌知識宣傳,覆蓋中小學生1400余人。開展兒童權利保護、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矯治等調研,形成重慶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問題建議等成果,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等。

在持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正成為共青團組織提升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的重要途徑,推動新時代共青團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