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新疆烏魯木齊縣:

學史力行 興刺繡產業

2021年11月03日10:4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11月1日,在自治區巾幗巧手致富示范基地——烏魯木齊縣金秀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內,社長古力奴爾·馬旦與繡娘們飛針走線。隨著繡花針起落,一朵朵“鮮花”盛開在繡布上。

壁毯、抱枕、挎包……當古力奴爾將一件件精美的繡品發在朋友圈后,點贊、留言一個接一個……

“社長是我們縣的網紅!”合作社繡娘庫力太·胡斯曼笑著說,自從跟著古力奴爾學刺繡,她每年收入都在兩萬元以上。

如何讓哈薩克族刺繡這一“指尖技藝”在傳承融合中發揚光大?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烏魯木齊縣通過實施創新模式、拓展銷路、提升品質“三步走”計劃,聯合新疆服裝設計師協會、當地刺繡合作社等,共同打造民族刺繡館、婦女創業就業實訓基地——南山·繡坊,促進文旅融合,全力推動哈薩克族刺繡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哈提瑪·艾乃都是烏魯木齊縣胡拉萊民族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合作社生產的民族手工藝品有40余種,不僅在南北疆有經銷商,在蘇州、杭州、廣州等地也有合作伙伴,一些產品還銷往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現在,我們縣的哈薩克族刺繡產業已駛入快車道,在朋友圈晒產品,很快就有人訂購了。”哈提瑪說。

烏魯木齊縣動員各民族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培訓繡娘、創新產品,設計制作旅游紀念品,參加各地比賽和展銷活動,通過“文化+旅游”模式,叫響了刺繡品牌。

截至目前,該縣從事民族刺繡的哈薩克族婦女有4800余人,規模以上刺繡合作社(基地)每年帶動800余名婦女就業,人均月收入1800元至4800元不等。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於熙)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