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中原突圍:拉開解放戰爭的序幕

王明哲
2021年11月08日08:22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原突圍:拉開解放戰爭的序幕

  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在數月內調集30余萬大軍,欲圍殲中原我軍,發動全面內戰。面對絕對優勢敵軍的進攻,中原我軍根據毛澤東“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的指示,在極端困難條件下,經過36天艱苦卓絕的奮戰,分路突出重圍。中原突圍的勝利,鉗制了國民黨30多個師旅的兵力,有力策應了其他解放區作戰,特別是使我華北、華中主力度過敵人進攻最困難的時期,起了極大的戰略作用。

  辨析戰局,正確選定突圍方向。日本投降后,國民黨當局一心搶奪勝利果實,從軍事上包圍和蠶食中原解放區。我軍要想扭轉被動局面,必須首先准確判定突圍方向。當時,無論從哪個方向突圍,都將面對異常凶險的局面,甚至有遭受失敗的嚴重風險,這是一個需要高度智慧和膽略來作的抉擇。

  向東突圍,優點是距我華東主力較近,經過地區富庶,給養容易解決,缺點是敵易判明我之意圖,在此方向重兵集結,且途中水網密布,不易徒涉。據皮定均回憶,敵人為了防備我軍向東突圍,把主力布置在我東南北3個方向,同時還故意在我東北方的潢川平原留出一個缺口,以誘我進入這個預先布置好的陷阱裡。向北突圍,優點是可得到晉冀魯豫野戰軍南下接應,缺點是敵可利用平漢路調度兵力對我堵截,行動快,我不易擺脫。向西突圍,最大的優點是敵在此方向上部署的兵力較少,但突圍后既無兄弟部隊接應,也難進入其他解放區。

  經反復權衡,中原局於6月20日和21日向中共中央報告了向西突圍的最后決心。中原局在電報中說,比較安全的隻有經豫西南、鄂中向陝南及武當山突圍,然后轉至陝甘寧邊區。6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原軍區主力向西突圍的計劃。

  聲東擊西,出其不意實施突圍。為轉移敵人視線,6月25日起,我軍有意川流不息地頻繁調動部隊,夜間把部隊秘密地拉到西邊,白天又急匆匆地向東開進,佯裝成我主力部隊要全力向東轉移的姿態,誘使敵軍劉峙部將總兵力的1/3(約10萬人)東移。

  6月26日,敵軍開始進攻行動,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正式爆發。按照突圍計劃,由皮定均、徐子榮率領有獨立作戰經驗的第1縱隊第1旅執行牽制敵人掩護主力西進的任務,他們佯裝成主力,向津浦鐵路以東轉移。就在當天,為了穩住敵人,李先念、王震和新任宣化店地區警備司令的張體學還刻意在街上散步,讓敵軍誤以為一切正常。在第1旅迷惑與鉗制敵人的同時,主力部隊兵分兩路向西突圍。

  中原我軍以第2縱隊為北路突圍部隊,27日晚,以換防為掩護,離開宣化店地區,向西北方向秘密移動。29日晚開展強襲,從信陽以南柳林至李家寨車站間突破國民黨軍的封鎖線,越過平漢鐵路,向西北方向疾進。在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之下,北路突圍部隊急行軍搶渡唐、白二河后分為兩支。李先念率一支強渡丹江,在豫鄂陝交界的荊紫關,經兩天一夜的激戰,粉碎了敵人追堵夾擊,在南化塘擊敗胡宗南部隊,於7月31日勝利進入陝南。王震率另一支沖破敵多次堵擊,在陝甘寧邊區部隊接應下,於8月31日到達陝北。

  另一條戰線上,王樹聲率南路突圍部隊,於6月26日晚由光山縣潑陂河向西移動,在廣水以南王家店與國民黨軍堵截部隊激戰一晝夜,7月1日越過平漢鐵路西進。7月11日,大部於流水溝地區強渡漢水,先后沖破國民黨軍整編第66、第75師等部堵截,於25日進入武當山區分散活動。8月下旬,與向西突圍的江漢軍區部隊會合,27日成立鄂西北軍區,創建了游擊根據地。

  靈活機動,粉碎敵人圍追堵截。6月1日,早就察覺蔣介石陰謀的毛澤東電告中原軍區領導人,必須准備對付敵人襲擊及突圍作戰。商定突圍方向時,毛澤東強調:“同意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為使中原軍區主力部隊主動掌握突圍時機,還特別強調:“今后行動,一切由你們自己決定,不要請示,免延誤時機。”據此指示,我軍在突圍中十分注重以快速靈活的機動甩掉追擊之敵,避開堵截之敵,必要時以堅決勇猛的攻擊殺開血路,以局部的犧牲,換取整體的保存。

  受領率先突圍、掩護主力的凶險任務時,第1縱隊第1旅已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備,但旅長皮定均力求“保車而不丟卒”。在成功迷惑敵人、達成聲東擊西目的后,第1旅面臨嚴峻的自主突圍考驗。面對敵重兵封鎖,皮定均大膽地決定就藏在敵軍必經之地劉家沖,等敵軍過去后再突圍。子彈退下槍膛,騾馬扎緊嘴巴,全旅躲在又深又密的黑鬆林中。敵軍十幾萬人從公路上通過時,萬萬沒想到,就在他們眼皮底下,路兩旁的鬆林中竟然藏著6000多名解放軍。

  待敵軍察覺我軍戰略意圖西進追擊后,第1旅官兵突然從劉家沖鑽出來,以神速的急行軍插入國民黨軍后方,三次90度大轉彎,穿插於敵軍重兵集團之間,以快速靈活的機動和堅決勇猛的攻擊,一次次沖破10倍於己的敵軍堵截、封鎖,跋涉千余裡,絕路逢生,最終以一個成建制旅勝利抵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戰爭史的奇跡。在戰斗中,皮定均靈活機動的指揮藝術功不可沒1955年授銜時,毛澤東稱贊“皮有功,少晉中”,皮定均被破格授予中將軍銜。皮定均所率第1旅名震華夏,被稱為“皮旅”。

  “皮旅”有效鉗敵,為主力部隊爭取到了寶貴的突圍時間,各路部隊在上百次的戰斗中給敵人以巨大殺傷,中原我軍勝利完成戰略轉移,擾亂了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的企圖,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起點。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