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賡續老區精神 點燃新時代“星星之火”

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証。在中國革命的不同時期,老區人民為壯大革命力量、取得革命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老區人民對黨無限忠誠、無比熱愛。沒有老區人民的棉襖、布鞋,就沒有“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沒有老區人民的擔架、推車,就沒有“進京趕考”的豪邁誓言。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裡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老區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始終有著濃濃的老區情結。在他看來,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忘記了這些,就是忘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每到一地,他都牽挂著老區人民的生活。他反復強調,加快老區發展,使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責任,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
老區精神積澱著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革命戰爭年代,老區人民與中國共產黨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老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創造了無數令人驚嘆的偉大奇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老區精神,從中汲取跨越時空的力量。
老區精神有一種堅定不移、不屈不撓的理想信念。作為黨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這一光榮稱號的背后,是革命者前赴后繼、義無反顧的犧牲。據統計,從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在兩年多的井岡山斗爭中,近4.8萬人犧牲,平均每天近60人獻出生命。面對敵人“茅草要過火,石頭要過刀,人要換種”的殘忍手段,井岡山軍民以拋頭顱洒熱血的英雄壯舉,留下了無數舍生取義的慷慨悲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便不再熄滅。老區革命先輩視死如歸、堅貞不屈的錚錚鐵骨,對當代青年鑄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老區精神有一種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高尚品格。早在蘇區時期,就有群眾贊譽紅軍干部“吃的金絲湯(紅薯絲),睡的金絲床(稻草),穿的金絲鞋(草鞋),打的勝利仗”。在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裡,美國記者斯諾寫下了這段對毛澤東的細致觀察:“做了十年紅軍領袖,千百次地沒收了地主、官僚和稅吏的財產,他所有的財物卻依然是一卷鋪蓋,幾件隨身衣物——包括兩套布制服。”這一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為根本宗旨。
老區精神有一種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也是老區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敗以后,黨的事業處於低谷階段,老一輩革命家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把起義部隊轉移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沒有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態度,中國共產黨就難以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們黨能夠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糾正錯誤,在挫折中奮起,繼續勝利前進,根本原因也在於堅持實事求是。
老區精神有一種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豪邁情懷。土地革命時期,黨在江西瑞金召開兩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開啟了局部執政的實踐探索。方志敏等人領導下的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創辦了省蘇維埃銀行,為農民購買耕牛、農具提供貸款,還為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而專門成立“對外貿易處”,被毛澤東稱贊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據地。今天,方志敏烈士為之付出生命的“可愛的中國”已經成為現實,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的道路上,我們要賡續老區革命先輩的探索情懷,保持奮發有為、創新創造的精神狀態。
革命老區大部分位於多省交界地區,很多仍屬於欠發達地區。2019年5月,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看到這些為革命作出突出貢獻的蘇區人民過得好,我們才覺得對得起他們、沒有辜負革命先烈啊!”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他還勉勵駐村干部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寧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讓群眾快脫貧,寧肯自己掉上幾斤肉,也要讓群眾走上致富路。
經過長期不懈努力,革命老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不少90后、00后的年輕人,為老區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留下一個個亮麗的青春身影。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志願服務老區、扎根老區,與廣大鄉親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年輕有為的青年創業者回到家鄉,通過電商助農、經營鄉村民宿等多種形式,引領老區經濟走上特色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網絡主播、短視頻創作者等新興職業青年,也把目光投向老區,在老區的好山好水中發掘無盡的創作素材。新時代的年輕人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點燃了新時代革命老區發展建設的星星之火。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支援老區建設、助力老區發展的有志青年,踐行“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信念,也以自身行動發出青春號召:傳承歷代老區革命者、建設者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立鴻鵠志,爭做新時代有擔當、有作為的奮斗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