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江西萬載擦亮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名片”

2021年11月12日10:02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今年以來,萬載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大力傳承紅色基因,擦亮“紅色名片”,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書籍+文藝”為載體,講好“紅色故事”。萬載將革命戰爭年代發生的紅色故事、涌現的紅色人物等內容收集整理,先后出版《紅色萬載》《萬載革命老區發展史》等一批黨史書籍,創作《紅土謠》《烽火歲月》《龍湖星火》等一批文藝作品,其中紅色革命題材戲劇《李更探監》在全國保利劇院巡演,累計超30萬人觀看。同時,採取“講解+體驗”模式,推出“紅色黨課”“重走紅軍路”等主題活動。白水鄉槽嶺村打造的《萬載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瀏萬邊特別支部》等特色黨課,承接市、縣兩級23個培訓班,吸引150多家機關單位到槽嶺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以“紅色名村”為抓手,建好“紅色陣地”。該縣以1個國家級、3個省級和6個市級“紅色名村”為點,串起了仙源、白水、馬步、黃茅和潭埠等5條紅色研學線路,突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屹立不倒的紅旗”這一鮮明的主題,對重要紅色遺址遺跡、黨史人物活動地、革命烈士或紅色人物故居等進行保護修繕,把紅色名村建成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示范村﹔在村庄入口、文化廣場、村級活動場所等醒目位置,設置“紅色名村”路標﹔在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功能室,突出紅色標識。仙源鄉仙源村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通過沿線改造、景區升級、濃厚氛圍等舉措,圍繞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紅旗報社等4個國保單位進行維修布展,大力推進紅色名村建設。

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出發點,發展“紅色產業”。將紅色名村建設列入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並打造紅色培訓研學基地、萬載湘鄂贛紅色之旅,形成紅色名村品牌效應,10個紅色名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羅城鎮藏溪村通過鄉村旅游、九龍漂流項目經營、資產租賃等,2020年村集體經濟達63.58萬元。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仙源鄉仙源村共為市內外300多個團隊、十萬余名游客提供現場教學、優質講解等服務,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分紅12萬余元。近年來,湘鄂贛紅色旅游景區先后被列為“國防教育示范基地”“AAA國家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等,正朝著“文旅結合、紅綠共振、群眾受益”的發展之路,昂首邁進。

(高敘景)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