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戰爭的判斷

馮利華 釋清仁
2021年11月22日08:19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戰爭的判斷

  戰爭與和平的總體態勢,是我們黨籌劃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首要因素。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從對世界大戰的判斷入手,得出世界性的戰爭有可能避免的科學結論。進入60年代,毛澤東根據國際形勢以及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重大變化,逐漸改變了50年代關於戰爭與和平形勢的判斷。60年代初,提出世界戰爭存在著兩種可能性﹔60年代中期,認為戰爭可能性進一步加大﹔60年代末,強調世界戰爭不可避免。回顧和總結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戰爭判斷的實踐經驗,對於認識與分析國際形勢、把握戰爭與和平態勢,仍有借鑒意義。

  重視戰爭與和平態勢問題,慎重考慮戰爭爆發可能性

  戰爭判斷思想,是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的重要部分。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把對戰爭與和平態勢的認識提升到戰略高度,作為運籌國家和軍隊建設的基本依據,並在此方面花費了大量精力。

  毛澤東之所以如此重視戰爭判斷問題,是有深刻原因的,既是國家和軍隊建設事業的現實需要,又是當時國際形勢的客觀要求。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就提出要實現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黨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轉向建設,主要任務發生了變化。能否擁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對於建設事業至關重要。對此,毛澤東多次強調“要創造一個和平的建設環境”。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客觀形勢看,一方面,國際形勢異常錯綜復雜,新中國的安全環境確實面臨潛在或直接戰爭威脅﹔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爆發,是當時人們一直關注並思考的重大問題。出於以上種種考慮,毛澤東對戰爭爆發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總的看,毛澤東的戰爭判斷思想貫穿於新中國成立后的各個歷史階段,直接影響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

  統攬國內外形勢,在戰略大視野中進行戰爭判斷

  馬克思主義認為,戰爭是政治、經濟、外交等的繼續。為此,對戰爭奧秘的探尋不能限於戰爭本身,還必須深入到其他領域中。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研究戰爭的基本方法,以開闊的視野、大戰略的思維,在綜合把握戰略全局中思考戰爭態勢問題,充分展現了無產階級戰略家的高超智慧。

  由於與政治、經濟、外交等諸領域存在著密切關系,戰爭的發生並非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從其他領域發現端倪的。這就要求軍事主體必須具備寬廣的視野,防止把對戰爭態勢的認識限於純粹戰爭領域。毛澤東在戰爭判斷問題上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並非就戰爭而論戰爭,而是在綜合把握國內外因素變動的基礎上,來分析與判斷戰爭態勢問題,體現出大戰略思維的運用。毛澤東始終堅持綜合把握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領域在內的戰略全局,敏銳分析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從中探尋戰爭發生的可能性。他尤其善於見微知著,從各種碎小片段中提取有益信息,並將其綜合起來,形成關於戰爭問題的認識。毛澤東既重視對客觀現實進行分析,又注重以歷史經驗為依據,從歷史中探求對戰爭判斷有益的認識。以上都反映了他在戰爭判斷問題上的大戰略思維。

  分析戰爭力量與和平力量對比,著力把握制約戰爭諸因素

  從國際政治角度分析,各種政治力量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共同促成了國際形勢的發展演變。毛澤東深諳國際政治的運行機制,注重分析戰爭力量與和平力量之間的對比,並著力把握力量制約因素,以此認清戰爭可能性問題。

  就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來看,戰爭的發生往往是由於戰爭發動者失去制約造成的,是在戰爭力量與和平力量對比失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毛澤東信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戰爭中非常重視“知”的哲學。他歷來主張,打仗要首先摸清對手狀況,主要是戰爭發動者的意志、力量狀況,尤其是其力量使用及分布狀況。在戰爭判斷問題上,毛澤東十分注重對世界上戰爭力量與和平力量的對比進行分析,尤其是注重分析戰爭可能發動者的力量狀況。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把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大及世界愛好和平力量的增長,作為考量戰爭發生的重要制約因素。進入60年代,隨著中國周邊形勢惡化,毛澤東更加注重分析戰爭發動者的戰略意圖及戰略能力,尤其注重分析敵人是否擁有發動戰爭的足夠力量。總的看,毛澤東從力量制約入手來分析戰爭可能性問題,可謂切中了要害。

  關注戰爭發展動向,對戰爭進行跟蹤式動態研究

  毛澤東對戰爭可能性的認識,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不斷發展。他總是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修正自己的認識,使思想跟上變化的實際,其戰爭判斷思想表現出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際形勢瞬息萬變,仍處於“戰爭與革命”時期。由西方國家發動的冷戰達到高潮,世界范圍內形成相互敵對的兩大陣營。在兩大陣營內部,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沖突。在世界范圍內,矛盾沖突此起彼伏,局部戰爭從未停止。總的看,誘發戰爭的因素異常復雜化、多樣化。在這種形勢下,准確把握戰爭的動向,就有著相當大難度。在此問題上,毛澤東一貫的思想是,主觀認識應力求符合客觀實際,客觀實際不斷發展變化,主觀認識也應隨著發展變化,對原來的看法和結論要及時作出部分的甚至全部的修改。從堅持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出發,毛澤東認為國際形勢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所面臨的戰爭威脅並非是始終如一的,要據此及時調整主觀認識。實際也是如此。在新中國成立后長達27年的歷程中,毛澤東不斷調整對戰爭可能性的認識與估計,基本上把握住了戰爭的風向標。尤其是其跟蹤式動態研究戰爭的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可貴的經驗借鑒。

  把握戰爭的兩面性,避免戰爭判斷問題上的簡單化

  戰爭與和平相互依存、相互轉換,具有兩面性。毛澤東對此有著深刻認識。他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的科學方法,堅持一分為二辯証地分析戰爭可能性問題,從而避免了戰爭判斷問題上的簡單化。

  “戰”與“和”,兩者之間本身沒有界限。現實中戰爭與和平的轉換,往往在一瞬間。這就要求在戰爭判斷問題上,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的科學方法,充分認識到戰爭的兩面性,避免在戰爭判斷問題上簡單化。在此方面,毛澤東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大戰可能避免的總體判斷下,毛澤東並沒有完全否定世界大戰的可能性,而是要做好戰爭准備。在六七十年代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總體判斷下,毛澤東也沒有完全否定世界大戰有可能避免的一面。以上都體現了毛澤東有備無患的戰爭准備思想。這也啟示我們,一定時期的軍隊建設,必須同時兼顧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兩種狀態。在和平時期,必須始終不忘備戰,時刻常備不懈,以此作為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在臨戰狀態下,必須始終不忘發展,重點加強新型作戰力量建設,以此夯實備戰的物質基礎。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