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華東野戰軍實現戰略轉折的沙土集戰役

薛閆興
2021年11月22日08:22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華東野戰軍實現戰略轉折的沙土集戰役

  沙土集戰役是華東野戰軍西兵團於1947年9月7日至9日,集中兵力在山東省菏澤縣城以東沙土集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速決殲滅戰,是華東野戰軍西兵團轉入外線作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為恢復和鞏固魯西南根據地創造了條件,打開了向豫皖蘇地區進軍的道路,實現了華東野戰軍由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的轉折。

  南北對進動中布勢。根據黨中央“在魯西南地區積極尋機殲敵”“全力貫注配合劉鄧”的指示要求,1947年8月30日,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在向魯西南進發的途中,針對國民黨軍調集優勢兵力緊緊尾追,企圖夾擊我軍於立足未穩之際的驕狂氣焰和“山東共軍已潰不成軍,不堪再戰”“魯西南共軍已陷入絕境”的錯誤判斷,發出了南渡黃河、北進策應的命令,指示南渡黃河部隊由北向南配合西兵團由南向北掃清魯西南之敵。8月31日,第1、第3縱隊從成武、定陶地區佯裝“北逃”,誘敵向北追擊,第4、第8縱隊及晉冀魯豫第11縱隊尾敵向北。與此同時,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機關及第6、第10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向南疾進,於9月4日渡過黃河,至9月5日,華東野戰軍西兵團8個縱隊在沙土集南北地區完成了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戰役布勢。

  及時引導統一思想。鑒於“七月分兵”以來華東野戰軍面臨的被動不利局面,針對部隊官兵中出現的“求戰心切”“被敵尾追,難以擺脫被動局面”“減員較多,消耗較大,部隊實力大減”等不良思想傾向,粟裕於9月3日在華東野戰軍指揮機關干部大會上,作了關於7月份以來作戰檢討和今后反攻形勢的報告,積極引導部隊正確認清形勢,主動適應外線作戰要求。9月5日,西兵團各縱隊會合后,各級抓緊展開調查研究和談心談話活動,廣泛深入了解部隊思想動態﹔9月6日,及時組織召開縱隊以上干部軍事民主會議,重點闡述了如何處理打與走的辯証關系問題,著重講清了早打的必要性和取勝的可能性,經過充分討論,一致決定首先殲滅較弱的國民黨整編第57師,而后視情殲滅敵整編第5師一部或大部。

  創造戰機圍點打援。9月7日,在第1、第3縱隊的引誘下,跟蹤追擊的國民黨整編第57師與整編第5、第84師之間拉開了20余公裡的距離。陳毅、粟裕當機立斷,果斷命令第3、第6(欠第17師)、第8縱隊共8個師的兵力對敵整編第57師發起攻擊,實施南北夾擊。經半天激戰,將其合圍於沙土集地區,並不斷縮小包圍圈。9月8日,敵整編第57師多次組織瘋狂反扑,華東野戰軍廣大指戰員士氣高昂、英勇頑強,在無法隱蔽的開闊地上冒著敵人的炮火勇往直前,全部肅清了沙土集外圍之敵,迫使敵不斷龜縮,隻能憑借沙土集堅固的外牆和外壕固守待援。9月8日18時,主攻部隊發起總攻,隨后第3、第6、第8縱隊分別從北面、西北角、東南3個方向相繼突入沙土集,在我軍猛烈攻擊和強大政治攻勢下,守敵被迫放下武器,師長被俘。

  與此同時,華東野戰軍第4、第10、第11縱隊及第6縱隊第17師在鄆城及其東南、西南地區,依托野戰工事頑強阻擊敵整編第5、第84、第68師的增援,先后多次打退敵飛機、火炮、裝甲汽車等支援下的猛烈進攻,並給予增援之敵重大殺傷。待敵整編第57師被全殲后,援敵驚慌失措向南撤退,依托堅固工事固守待援,企圖聚力再犯。

  鑒於難以繼續尋殲敵整編第5師,且敵援軍整編第75師已至濟寧,9月12日,陳毅、粟裕決定結束戰役,發布了調整部署和待機殲敵的命令,隨后率領華東野戰軍西兵團向南挺進豫皖蘇地區。

  9月11日,中共中央致電華東野戰軍:“鄆城、沙土集殲滅五十七師全部之大勝利,對於整個南線戰局之發展有極大意義”。

  沙土集戰役全殲敵整編第57師9500余人,並大量殺傷和震懾了援敵,扭轉了華東野戰軍在魯西南地區的被動局面,實現了因糧於敵,提升了官兵士氣,並迫使國民黨軍緊急抽調4個整編師火速增援魯西南戰場,有力策應和配合了我軍在山東戰場和大別山地區的作戰。

  沙土集戰役是華東野戰軍西兵團在被動不利局面下,積極調動敵人、分散敵人,進而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對國民黨軍隊實施的一次殲滅戰。此役的勝利,得益於指揮員的沉著冷靜,華東野戰軍指揮員通過客觀分析、精准研判敵我作戰部署、作戰行動、作戰特點、思想動態和戰場態勢發展變化,及時創造並捕捉有利戰機,果斷決策部署,變被動為主動﹔也得益於我軍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戰前華東野戰軍通過專門組織作戰檢討反思和反攻形勢分析,召開軍事民主會議,廣泛開展思想調查、談心談話、作戰動員等活動,使官兵認清了形勢、統一了思想、鼓舞了士氣、凝聚了力量﹔更得益於我軍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華東野戰軍西兵團通過隱蔽突然南進和佯裝“北逃”,在運動中集中兵力,完成戰役布勢,通過示敵以利誘敵分散,通過走打結合創造有利戰機,通過圍點打援大量殲敵,通過審時度勢的快打快撤挺進豫皖蘇地區,進而實現了華東野戰軍由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的轉折。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