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心有所向 責有所歸 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編者按:
為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工作,黨史學習教育官網、官微面向全國各地各部門開展公開征集,重點征集內容包括各地有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落實舉措、扎實開展學習教育的經驗方法、各地各部門為民辦實事的成效舉措和涌現出來的感人故事,以及黨員干部的學習感悟等。黨史學習教育官網、官微每日將擇優推薦發布。期待各地區各部門、各媒體推薦好做法、好報道。
來稿郵箱:dangshi@people.cn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中國電科堅決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當先鋒作表率,通過“查找問題,確定項目,抓好落實,建章立制”四步循環工作法,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地見效。
全集團各級黨組織立足改革發展,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助推高質量發展、增進群眾民生福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職工群眾解難題等方面推進落實兩批1146項重點民生項目,基層黨支部為群眾辦實事5198項,黨員開展志願服務23049人次,以實際行動踐行央企責任與擔當。
支撐科技自立自強顯決心,助推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科黨組始終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全力打造電子信息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圍繞自立自強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2021年有2人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引進高層次人才195人﹔完善“三類兩級”總師隊伍體系,在53個重大項目配備224名總師副總師,有力支撐重大項目重大任務完成。擴大協同創新網絡,深化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共同推進智能科技、第三代半導體、北斗、信創等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各成員單位圍繞科技創新建機制、出政策、搭平台、解難題,突破核心芯片、關鍵器件、高端裝備等領域一批“卡脖子”難題,保障國家重大工程順利實施。電科裝備聚焦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自主可控,主動融入亦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園,今年以來,先后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KJ原理樣機、全譜系國產化離子注入機、首台300mm CMP等設備。國基北方加強對科技創新的組織領導、資源配置、制度保障等,自籌資金上億元,開展“十大科技創新高地”建設,針對功率器件、太赫茲、微系統等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取得基礎前沿技術研究突破。電科真空聚焦微波系統“心臟”空間行波管,實現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具備了頻段全覆蓋,連續波百瓦級、脈沖千瓦級功率全覆蓋,產品譜系全覆蓋的能力,實現了100%全面國產自主可控能力。
科技服務社會踐初心,增進群眾民生福祉
中國電科黨組始終堅持用技術回饋社會,用真情服務民生,充分發揮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優勢,在公共安全、科技防疫、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高質量產品服務:深度參與北斗專項工程任務,中國電科北斗方案在民航、車聯網、智慧交通、海洋電子等領域均得到廣泛應用﹔助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支撐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匯聚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46個國務院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涵蓋電子証照及教育、醫療、民政等眾多民生領域服務,實現全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支撐疫情防控、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在今年河南省汛情爆發后,利用雷達遙感的技術優勢開展成像分析,全力支撐當地抗洪救災工作,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各成員單位助力公共服務和社會運行方式智能化創新,為社會民眾提供優質的數字化產品和便捷實惠的服務,點亮美好數字新生活。電科太極為“北京健康寶”提供大數據支撐平台,團隊成員實現“北京健康寶”高峰日均2000多萬的高頻次調用,累計為9300多萬市民提供服務。電科數字運營國內首個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上海市“一網統管”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統籌整合上海16個區、269類、8000多萬個物聯終端,日均採集超過3400萬條實時動態數據,提升上海城市治理能力水平和人民群眾辦事效率。電科萊斯成立全國流量管理系統黨員攻關團隊,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空中交通管理的決策能力,提高空域資源利用效率。電科36所通過智能污水處理產業互聯網平台“大禹雲治”,實現水環境質量由類別改善向生態健康的蝶變躍升,為人民群眾提供看得見的碧水。東信集團自主研發了信息網絡安全服務平台,實現高頻騷擾電話、虛假呼叫信息、詐騙騷擾呼叫等網絡異常信息識別防范,服務支持全國31省、48個省級運營商,上線至今已累計為用戶攔截騷擾電話150億余次。
履行社會責任獻愛心,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中國電科黨組始終將幫扶工作作為重要政治責任認真踐行,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扶貧、造血為主、電科特色”工作方針,建立“綜合黨建+特色產業+志願服務”工作模式,助力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今年以來,持續做好對四川省敘永縣、陝西省綏德縣、青海省達日縣的定點幫扶工作,投入幫扶資金2941萬元,較2020年增加12%,重點實施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幫扶、教育幫扶等民生項目。
各成員單位積極跟進,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幫扶要求,夯實“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助推鄉村振興。電科光電助力福建龍岩革命老區傳統稀土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對“閃爍與激光晶體項目”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擴大8英寸YAG激光晶體生產線,批量生產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科海康對原結對幫扶點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仙渡鄉皂樹村派出新一輪幫促工作組。“甘薯種植和澱粉加工項目”被評為麗水市十大消薄項目、蓮都區十大扶貧經典案例,有力支持皂樹村鄉村振興事業。電科38所選派的駐村干部,幫助安徽省蕭縣竇庄村積極爭取和落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關政策,申報獲批到村項目2個、到戶項目1個,累計金額287萬元。電科39所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挂職陝西省綏德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先后在綏德第一中學、四十裡鋪中心小學援建2所科技小屋,在建4所,並持續開展“科技點亮夢想實踐課堂”活動,先后幫扶貧困學生36人,募集助學金10余萬元。
關注切身利益見真心,服務職工群眾解難題
中國電科黨組始終堅持開門辦實事,深入一線傾聽民聲,了解掌握基層需要支持和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題4978個,征集到189條“我為群眾辦實事”意見建議,大力推進“幸福電科”“暖心聚力”專項工作,組織開展“暖心進萬家 聚力促發展”職工走訪慰問活動,慰問先進典型、突出貢獻人才、生活困難職工等共計7244人,提出70余項惠民措施﹔針對外場和境外職工,建設10個“電科e家”職工小家,加大對生活困難職工以及長期在重大工程項目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工作的職工幫扶力度,為職工群眾干事創業解決后顧之憂。
各成員單位黨委全年共前往851個基層聯系點,開展調研工作909次,切實做到察民情、解民憂、送溫暖、送服務,讓黨旗在為民服務中高高飄揚。電科14所充分發揮人腦機實驗室技術優勢,面向離退休職工、社區民眾開展阿爾茲海默早期症狀篩查活動,讓最新科研成果守護百姓健康,把關心關懷送到職工心坎上。電科29所及時根據線路調整優化上下班班車運行時間,在科研西區新建“媽咪小屋”,積極推動科研新區紅旗超市建設,解決員工在新區生活問題。電科34所組織開展了互助暖心營、便民協議、青年聯誼等活動,落實解決了68套骨干人才福利住房分配、集資房房產証辦理及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調整等問題,用件件實事把群眾的“呼聲”變成“掌聲”。電科20所持續推進“幸福工程”,為多層住宅樓加裝34部電梯,有序開展老同志調整“電梯房”工作,解決多年來老同志關注的上下樓困難問題,並對工作區交通道路及停車位進行改造,打造整齊有序停車環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埋頭苦干,勇毅前行。中國電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長效化,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