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理增信添動力 崇德力行長精神
齊齊哈爾醫學院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生的新變化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齊齊哈爾醫學院建校75周年。這所始建於1946年的紅色醫學院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已由建校初期不足百人的軍醫學校,發展成為現如今國際化的萬人大學。更值得關注的是,這所學校在為期近一年的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問題為導向,以嚴的標准、實的要求,腳踏實地推進各項工作,黨員干部“學黨史”的熱度、“悟思想”的深度、“辦實事”的進度、“開新局”的力度不斷提升,廣大師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熱情持續高漲,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開展“我為師生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含金量”不斷增加,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蓬勃向上、日新月異的新變化。
學黨史 悟黨史 講黨史
在校園成為一種新時尚
齊齊哈爾醫學院黨委較早啟動了黨史學習教育,在全校黨員中開展了“七個一百”特色活動,即百名黨員宣講百年黨史、百名黨員講述百個英雄故事、百名黨支部書記講百堂微黨課、百名黨員推薦百本書籍、百篇原創詩歌獻給黨、百名黨員先進事跡宣傳、百部黨史電影展播系列活動,全院600余名師生黨員參與到宣講和創作中,全校上下掀起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熱潮,使學黨史、悟黨史、講黨史在齊醫校園成為一種新時尚。
領導干部帶動,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度。齊齊哈爾醫學院黨委科學制定各類學習方案和文件10余份,班子成員帶頭學、帶頭講,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3次、實踐活動4次,在校園網開辟“每周一評”專題,發表評論文章12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閉幕后,學校黨委第一時間組織中心組成員對公報內容進行了深入學習和研討,並在全校黨員干部中舉辦了“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提升干部能力素質”專題培訓班,以“兩個確立”為指引,以辦好專題培訓班和開展全院大學習、大宣講為抓手,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培訓、宣講和輔導,不斷提高全院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增強師生學好用好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及宣傳貫徹好黨的創新理論的主動性、自覺性,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成效更加突出。
專題宣講推動,加大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強度。齊齊哈爾醫學院黨委從三個層面強化專題宣講。首先是邀請省、市宣講團成員入校開展“四史”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等宣講活動﹔其次是組建學校宣講團開展分眾化宣講﹔再次是充分發揮青年宣講團成員的作用,在廣大青年學生身邊開展宣講。目前,各類宣講團成員開展分眾化、多層次宣講100余次,覆蓋了全校黨員、黨外人士、青年學生等廣大群體,實現了專題宣講“火在一線、熱在基層”的活動目標。
黨團活動促動,拓展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廣度。為增強師生的學習興趣,齊齊哈爾醫學院黨委創新開展了“每日一播”,“慶祝建黨百年·傳唱紅色經典”MV創作展示,“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教,“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各基層黨委、總支開展了“學黨史重溫入黨誓詞”“講黨史追憶革命先烈”“懂黨史傳承紅色基因”“用黨史踐行立德樹人”等內容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同時,組織全校122個黨支部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通過深入學習、廣泛談心、查擺問題等形式,達到了“促進團結、共同進步”的目的。
解難事 做好事 辦實事
在校園成為一種新常態
齊齊哈爾醫學院黨委把“我為師生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得好不好、師生群眾滿不滿意作為衡量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深入基層、深入師生、深入人心全力解決師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師生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讓信息多跑路簡化辦事流程,建設“智慧校園”。“填申請表、現場簽批”“電話報修、反饋不到”看似日常工作中的小事,卻經常成為影響工作效率、困擾師生生活的煩事。齊齊哈爾醫學院強化“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理念,啟用“一站式”採購服務管理平台﹔40余個服務師生項目在“網上辦事大廳”投入使用,公寓維修申請上線三個月受理學生報修千余件次,學生滿意度達100%﹔在學生宿舍設置“一站式”服務大廳,大幅提高為學生辦事的效率﹔利用手機app定位與計步功能,代替傳統的集體跑操模式,既達到了讓學生開展體育鍛煉的目的,又提高了學生的滿意度。
將條件保障轉化為心靈溫暖,建設“暖心校園”。齊齊哈爾醫學院黨委以“條件保障、心靈溫暖”為目標,堅持用“小切口”解決“大民生”,在環境、設施、衛生、服務等方面深抓后勤整改。推出齊齊哈爾芭比Q電烤串服務,在熱門服務窗口設置了大屏幕叫號機,分流食客,國慶期間組織開展了“國慶吃面 國泰民安”新民俗活動,並精心推出了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80余種特色菜品﹔分批次更新了路燈,增設了教學樓宇自助售賣機,滿足師生日常需求﹔統籌調整各類用房,改善職工辦公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建成大學生活動中心,使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舒心又暖心。
建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長效機制,建設“活力校園”。齊齊哈爾醫學院各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創新開展了“一對一結對幫扶”“團隊助力”和“每周一談”系列特色幫扶活動,從經濟、就業、學習、心理等方面對困難學生進行幫扶,助力青年教師成長,形成了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長效機制。同時,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立足本職崗位,想方設法幫助有困難的師生群眾解決難題。學校保衛處黨員積極與公安部門聯系,克服重重困難為學生追回報考駕校被騙的36800元錢款,讓學生們更有安全感。河南省遭遇暴雨后,學校心理志願服務隊的黨員,第一時間開通了臨時困難補助專項申請和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並為2021級受災新生設立“綠色通道”﹔學校工會黨員完善修訂職工體檢方案,最大程度滿足職工個性定制需求。一項項貼心的行動,一個個開心的活動,讓校園充滿了向上、向善、向陽的活力。
講奉獻 做奉獻 比奉獻
在校園成為一種新觀念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是醫者的崇高職業精神。齊齊哈爾醫學院各級黨組織和師生黨員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以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和“健康龍江”建設為突破口,全面開展志願服務和對外援助活動,使講奉獻、做奉獻、比奉獻在校園成為一種新觀念,讓黨旗始終在社會服務的一線高高飄揚。
響應群眾關切,開展志願服務愛心行動。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醫療機構積極探索“智慧醫療 掌上醫院”服務新模式,掌上醫院上線一年來,累計訪問人數75萬人次,平台綁卡人數累計達11萬,便民服務累計服務近萬次,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雲端問診”的便利﹔開通病理切片和診斷快遞郵寄服務,節約患者異地就醫時間和費用﹔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和惠民義診30余次﹔助力全市新冠疫苗接種,600余名醫護人員上門接種5.7萬人次﹔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7000余人次參與志願服務活動100余次。
立足地方需求,開展服務龍江發展助力行動。齊齊哈爾醫學院依托自身專業特色,聚焦農村醫療、科技資源少和農民身心健康及脫貧增收問題,積極選派醫療科技特派員深入鄉村、走近農民,助力鄉村振興,守護百姓健康,走出了“高校出技、農民出地、科研出力”的特色扶貧之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家提供的醫療服務﹔成立了齊齊哈爾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更好守護龍江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積極助力龍江疫情防控,先后選派148名優秀醫護人員,全力支援哈爾濱巴彥和黑河地區,彰顯了偉大的抗疫精神。
顧大局 增格局 開新局
在校園成為一種新境界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齊齊哈爾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先后深入基層單位開展調研走訪94人次,處級干部開展“走流程”1079人次,全面了解各單位教學、科研、醫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未來發展規劃及面臨的問題等,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激勵師生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十四五”發展規劃實現了良好開局。
全面深化人才強院戰略,師資隊伍綜合實力得到新增強。多名教師在“人衛杯”全國醫學影像專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第三屆全國青年教師機能學實驗技能大賽等比賽中創佳績,1名教師獲評第十二屆省青年教學名師,老師指導學生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級三等獎3項。
扎實推進特色應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新提升。繼精神醫學之后,護理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繼臨床醫學、護理學等專業之后,預防醫學、臨床藥學2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門課程獲評第二批省一流本科課程,並獲批招收培養“來華留學黑龍江省政府獎學金生”資質。
深入實施科技興院戰略,學科建設水平與科研創新能力得到新提高。獲批新增基礎醫學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個,新增應用心理、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護理碩士專業學位類別4個,基本實現了二級學校碩士學位點全覆蓋,學校辦學層次和辦學內涵實現了新跨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
全面加強學術型醫院建設,醫療服務能力與區域影響力得到新拓展。附屬醫院各項業務指標較去年同期穩中有升,附屬第一醫院成立神經外科名醫工作室,增設護理門診,成為國家級(第三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獲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5項﹔附屬第二醫院胸痛中心、高血壓中心、心衰中心、房顫中心等被授予國家標准化中心建設單位﹔附屬第三醫院成為中國腫瘤MDT聯盟成員單位,榮獲國家衛健委“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准化成熟度四級甲等”榮譽。
“年年騰躍一江春水重重浪,歲歲攀登百尺竿頭節節高”。踔厲風發的齊醫人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夯實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意氣風發的齊醫人必將以“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貫徹“兩個確立”、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擔當立德樹人使命,肩負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重任,為“健康中國”“健康龍江”建設添磚加瓦,為我國醫學高等教育事業和龍江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