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用好紅色資源 激發紅色動能

江蘇淮陰:推動革命老區展新顏

2021年12月06日10:06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工事被摧毀,他們立即修復﹔掩體炸塌,他們背包填上去﹔人員負傷了,他們包扎起來繼續戰斗……”在淮安市淮陰區劉老庄村村民廣場上,紅色舞劇《我的劉老庄》正在上演,現場觀看的黨員群眾熱淚盈眶、掌聲不斷。

今年以來,劉老庄村以中組部、財政部“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 建設紅色美麗村庄”為契機,深入推進“紅色劉老庄、金色劉老庄、綠色劉老庄”工程,繪就了一幅紅色氛圍濃郁、產業生機勃勃、村容煥然一新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擦亮紅色品牌,讓產業更興旺生活更富裕

“十一”期間,劉老庄村香園農庄人氣興旺,游客們在千畝水果採摘園裡忙得不亦樂乎。農庄老板朱海兵是返鄉創業大學生,他看中的正是這片熱土的“紅色”效應。“劉老庄是一片紅色土地,每逢假日我都會帶孩子來這裡體驗農事,感受烈士們的愛國情懷。”正在採摘的劉女士說。

今年,淮安市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制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政策,配套出台用好土地資源促增收等制度文件,創新探索統籌扶持資金、做實合作經濟、深化村企聯建、盤活資產資源、發展飛地經濟等增收路徑,為“一村一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了有益參考。

為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稟賦,劉老庄村加快構建“紅色+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打造愛國主義教育、休閑觀光、採摘體驗三位一體的特色產業鏈,以產業輻射帶動群眾就業、以入股分紅帶動群眾增收、以集體領辦帶動集體增收。同時還搭建電商平台,實現優質農產品觸網銷售。

“今年,我們與淮陰師范學院合作開展‘研學游’項目,打造萬噸食用菌產業基地和‘金絲皇菊—碧根果’產業園,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可突破130萬元,村民平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劉老庄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林自豪地說。

用好紅色資源,讓家園更宜居鄉村更美麗

“現在的劉老庄到處彌漫著紅色的氛圍,洋溢著自然的氣息。”劉老庄村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金成明說。

劉老庄村結合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對紅色家園小區、丁胡庄民居建筑和院落環境進行設計,將空置民房和新建部分建筑改造為“竹隱民宿”,根據農戶不同意願,採取置換、回租的方式,打造精品民宿建筑群,形成集住宿、餐飲、休閑於一體的特色田園民宿綜合體。

同時,劉老庄村依托新四軍劉老庄連紀念園紅色資源優勢,將紅色元素融入項目建設中﹔在村庄入口增加景觀小品與景觀綠植,提升村口形象的標識度﹔通過功能改造與景觀提升,將黨群宣傳、文化展示、健身公園、休閑活動等功能有機整合,營造出特色鮮明的田園風光。

激發紅色動能,讓治理更有效鄉風更文明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恭喜張桃梅、杜月玲、劉玉芹、朱海燕、唐文娟5位同志獲得‘好媳婦’稱號。”近日,在劉老庄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廣場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好不熱鬧。

近年來,劉老庄村深化“五星黨員戶”評比表彰工作,深化“1+10”黨員聯戶工作法,定期開展“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典型評選活動,大力開展“好家風”建設工作。同時,組織村“五老”鄉賢、村組干部和黨員等群體成立鄰裡互助志願服務隊,開展“鄰裡互助”“孝老愛親”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定期組織開展村級道德評議、鄉風評議﹔完善村規民約,建立“道德紅黑榜”,引導基層群眾樹牢文明風尚。

“‘最美家庭’的牌匾挂在門上,對我們是鼓勵,同時也時刻督促我們自省自警自勵。”村民葛從義感慨道。

“要挖掘好、傳承好、利用好‘劉老庄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將其轉化為滿足百姓需求、解決好民生問題、辦理民生實事的強大動力。”淮陰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延峰說,淮陰區各級黨組織將在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中,講好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以賡續紅色精神匯聚推動鄉村振興的磅礡力量。

(通訊員 淮組宣 本報記者 陳海霞)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