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四說事”開言路,“民生清單”辦實事
廣東清遠清城為民辦好123項重點民生實事

“以前這裡污水橫流,環境很差,現在改造完了,我們很滿意。”隨著清遠市清城區洲心街道振南社區成衣街角公園建成開放,老街坊余女士贊不絕口。今年以來,振南社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改造過程中,聽民聲,順民意,以“新”換“心”,讓民生工程得民心,暖人心。
今年以來,清遠市清城區把辦好民生微實事作為重要抓手,堅持“開門辦實事”,建立健全說事機制、交辦機制、督導機制,推動廣大黨員干部下沉一線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紓民困。
今年,清城區“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實事共123項,截至11月10日,123項已全部完成,全區民生微實事共1439項,已完成1248項,通過不斷辦好重點民生實事和民生微實事,以實實在在的民生行動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
實行“逢四說事”
找准民生需求
黃口村位於飛來峽鎮東南面,共有20個村小組。未通自來水之前,村民基本靠抽井水生活,每逢旱季會出現斷水、缺水的情況。此外,井水水質問題也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困擾。“一到汛期,抽上來的井水渾濁有異味,長期飲用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村民說。
今年,清城區以“逢四說事”為平台積極探索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的民情收集機制,近距離聆聽街坊的心聲和訴求,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飛來峽鎮便通過“逢四說事”機制,收集到村民迫切希望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的需求,並將“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作為重點民生實事推進。
目前,飛來峽鎮已完成轄區黃口、獨樹、湖洞三個村委會“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現在自來水通到了家門口,一擰開水龍頭,清澈干淨的自來水便嘩啦啦流出來,洗衣做飯很方便。”村民說,通水之后水源充足,家家戶戶都能喝上、用上“放心水”。按照計劃,清城區將確保年底前完成全區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100%覆蓋,實現全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供水“同網同量同價”。
據悉,清城區“逢四說事”通過採用定時走訪、定點收集和定崗搜尋為具體抓手,把每周星期四設定為“群眾說事日”,分批安排全體在職黨員干部到各街道社區開展大走訪,定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同時,清城區將各街道社區的黨群服務(活動)中心、黨群議事廳等設置成“固定說事點”,建立“說事”登記簿或台賬,讓群眾可以在房前屋后就近反映問題。在群眾較常聚集的社區公園中定期設立“流動說事點”,拓寬問題收集渠道。全區共設置群眾“說事點”170個,實現160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
此外,清城區還繼續推行“社區服務官”模式,61名社區服務官充分發揮其深耕一線的工作優勢,主動上門和征求群眾意見,打通了群眾反映問題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社區服務官共收集居民意見建議265條,涉及出行交通、社區設施、社區治理等各領域。
建立“民生清單”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通過“逢四說事”收集到的群眾意見建議,經過梳理之后,形成實事項目並分別列入社區、部門、全區“三級實事表單”,標本兼治,項目化解決群眾難題。
清城區在社區層面建立民生“微實事”清單,劃撥專項經費支持社區服務官及時開展“微改造”,做好“微實事”“微服務”。各社區累計開展逾200項社區關注度高、受益面廣、貼近居民、貼近生活、群眾盼望解決的惠民小項目,振南社區的成衣街角公園就是其中之一。
振南社區成衣街曾經是清遠市區較繁華的老街,但由於年代久遠,基礎配套落后,設施老化失修,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也影響城市整體形象。
振南社區服務官譚文杰介紹,社區通過“逢四說事·民生微實事征集”平台和“天台議事廳”活動,認真傾聽居民呼聲、了解居民意願,“通過問計於民、問需於民,針對成衣街的實際情況精准設計改造‘菜單’,確定了危牆改造,吸排水系統改造,路面黑底化及周邊整體美化、亮化等工程。”
改造消除了周邊樓棟、商鋪、單體樓外立面安全隱患﹔取締了佔道經營現象,創造了寬敞暢通的出行條件﹔解決了積水外排的問題,營造了干淨整潔的生活環境﹔修復了破損路面,美化了內街背巷,增添了綠植,增設了文娛健身器材,讓整個成衣街煥然一新。“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把空地變成公園,老人小孩都有休閑娛樂場所,我們住得舒服,心情更加舒暢。”居民余女士對成衣街角公園的改造很滿意。
而在部門層面,清城區分類匯總群眾高頻問題和共性需求,形成項目表,分層次責任到單位、部門、責任人,立下“軍令狀”逐一落實解決。全區各單位各部門共形成政務服務、醫療、就業等8類64項實事項目。
在全區層面,清城區圍繞5個方面重點任務,結合“十大行動方案”“十件民生實事”等建立重點項目表,由區級分管領導親自挂帥牽頭落實,匯聚全區之力有序推進,從根源入手逐步破解難題。
強化督導指導
構建為民辦事長效機制
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針對解決的民生實事,清城區健全監督機制,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各民生項目進展,並邀請群眾擔任“裁判員”,建立實事“回頭看”工作機制,對民生項目及涉及群眾進行回訪,定期收集政府網站、微信微博平台、12345熱線電話等平台的意見和建議,並對落實不力的民生項目進行督查問責。
同時,協調相關部門成立督查小組,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的方式,對重點項目推進情況進行隨機現場督查,並落實不定期通報制度,倒逼各項目有序推進、落地見效。
通過開展“逢四說事”等系列舉措,清城區搭起了黨群溝通的新橋梁。黨員干部“面對面”“心貼心”聽民意、察民情,與群眾打成一片,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廣大群眾反映問題、表達訪求的渠道進一步拓寬,群眾有話不知道到哪裡說、找誰說、不敢真說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黨群關系更加親密。
“三級實事表單”有效兼顧了群眾個體及共性需求,厘清了社區、部門、區級三個層面的工作責任,讓群眾小事辦得快、大事辦得好、難題解得開。今年以來,全區各單位各部門依托“三級實事表單”解決了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全區教育、醫療、交通等重大民生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群眾獲得感看得見、感受得到。
(黃玉熹 李麗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