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紅河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聚焦群眾“七愁七盼”落地落實暖心舉措

7時30分,蒙自市“銀河小學3號線”專線公交車准時駛入鴻運花園站台,在此等候的孩子們依次上車。
“現在去單位時間剛剛好!”市民林宣將女兒送上車后高興地說,開行專線公交后,自己再不用愁孩子的接送問題,“這一舉措真正讓家長和孩子實現了上班、上學兩不誤。”
“中小學家長接送難,以及因接送帶來的學校周邊道路交通擁堵、安全等系列問題,一直是家長、學校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蒙自市交通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營部經理羅鈞說,為解決這一難題,公司投入25輛專線車,開通22條學生公交專線,每天“點對點”一站式直達接送,切實打通學生安全便捷出行的“最后一公裡”。
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聚焦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期盼願景和全州發展短板弱項,通過梳理匯總群眾意見建議、信訪反映反響、部門突出問題、網絡民意心聲4個方面民生問題線索,創新提出解決群眾“七愁七盼”——上學愁、入園愁、出行愁、養老愁、如廁愁、停車愁、辦事愁﹔盼增收、盼安居、盼就業、盼平安、盼健康、盼振興、盼文明等實際困難和問題的工作思路,制訂方案並明確實施步驟和要求,細化分解任務,由33個州級責任單位與各縣市上下聯動、精准發力,真正聚焦問題關鍵點,把“小問題”作為“大民生”來解決,切實把群眾身邊的小事辦實、實事辦好。
為精准對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紅河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調研走訪,認真落實挂聯縣市、包鄉走村、包村聯戶等制度和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要求,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變群眾上門為干部下訪,傾聽群眾心聲,及時發現找准民生需求點,分類梳理提出14類問題、43項工作措施。以黨建引領,採取社區“大黨委”、部門聯合協作等形式,結合城市更新、創文創衛、鄉村振興等工作,合力解決群眾操心、煩心、揪心、憂心事,確保把“七愁七盼”民生事項辦到群眾心坎上。
蒙自市、石屏縣老年幸福食堂投入使用,帶動發展社區養老“十助”服務﹔各中小學校開展“5+2”課后服務,解決家長“接送難”問題﹔蒙自打造“建設者之家”,以穩就業兜牢民生底線﹔全州盤活26個爛尾樓,解決困擾近4.2萬居民的住房問題﹔州交通運輸局積極協調,實現紅河大道免費通行,解決群眾10余年來反映強烈的問題……一系列暖心舉措的落地落實,贏得百姓的點贊。
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紅河州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既聚焦群眾當前急需解決的小事、急事,更關注長遠發展的大事、要事。各州級部門結合主責主業,認真梳理提出領導班子民生實事計劃,積極主動回應群眾的美好期許。將涉及“七愁七盼”內容的項目實施情況納入對各級黨委、政府的績效考核指標,以及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獎懲使用的重要參考,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在辦實事中謀發展、繪藍圖、開新局。
一年來,92個州級部門共完成為民辦實事計劃680件、辦結率97.56%,基層黨支部“民生實事計劃”完成35806件、辦結率96.99%,普通黨員“為民辦事清單”完成 196290件、辦結率97.90%,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短評
紅河州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提出聚焦群眾“七愁七盼”問題並切實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是結合州情、民情的創新之舉,壓實了責任,突破了難點,促進了發展。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紅河州努力把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找出來,一件件落實好,讓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舒心。各級干部在工作中堅持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情於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滿意,就在什麼方面下功夫,找准民生“需求點”,精准施策,靶向發力,破解難題,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記者 饒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