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奮斗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深刻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艱辛探索、不懈奮斗。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
必須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共產黨人是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統一論者,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檢驗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根本價值尺度。從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到深刻總結堅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不負人民的情懷,在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事業之中砥礪奮斗。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落實到行動上,踐行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才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永遠不會得逞。
要樹立人民情懷。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人民情懷,隻有植根人民的沃土才會真誠而醇厚。深刻認識黨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系,才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幸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我們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走在第二個百年奮斗路上,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好辦實﹔要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密切關注群眾的願望和呼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千方百計為群眾謀利益,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實踐的主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要始終密切聯系群眾。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一旦離開了人民,脫離了群眾,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就會失去依歸、失去價值、失去意義。我們要深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懷有真摯深厚的群眾感情,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歸根到底是為了人民,人民才是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動力,才是我們黨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
新的征程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百年奮斗,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黨面臨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我們要勇敢面對這些考驗和危險,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要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經過波瀾壯闊的偉大斗爭,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斷發展,14億多人口實現全面小康,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進一步提高發展的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有機統一,不斷在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方面取得新進展。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在發展中解決前進中存在的問題,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持續精准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不斷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中國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從被動挨打、飽受欺凌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跡,今后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構建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格局,引導個人發展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進程,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要為青年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關心青年、關愛青年成長、成才。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黨百年奮斗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新的征程,要繼續堅持人民至上。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研究室副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