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群眾的“呼聲”為“掌聲”
——江西贛州市南康區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

區行政審批局開通“我為群眾辦實事”專屬通道,受理群眾訴求60多個,按時辦結率達100%﹔區公安局組建“城市快警”隊伍,以最快速度為受困群眾提供緊急救助﹔通過建立“黨史學習教育+項目建設”模式,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見行見效、出新出彩……
贛州市南康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准,解難題、謀發展、惠民生,把一張張“民生賬單”變成了“幸福賬單”,真正讓群眾的“呼聲”變成“掌聲”。
小切口 出實招
一點一滴暖民心
出行是否方便?就業有沒有困難?……南康區密切關注民眾身邊小事,接二連三送出“民生禮包”,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針對城區道路夜間停車難、打車出行難、停車如廁難等現狀,該區新增了多條夜間臨時停車路段,並在人流車流密集區域路段施劃了出租車專用停車位47個,在大型公共場所公廁區域位置施劃了多個如廁專用停車位,以實際行動回應民聲民情。
針對部分盲道存在建設不規范、違規被佔用而影響殘疾人士安全出行等問題,該區通過公益訴訟等方式,推動無障礙環境的規范建設和管理,保障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權益,提升了特殊群體的幸福指數。
針對城市窨井蓋缺失、破損變形、鬆動錯位等問題,該區進行全面排查,更換窨井蓋1360個,極大減少了窨井蓋“吃人”事故發生,守護市民“腳下”安全。
針對城鎮困難群眾就業難問題,該區通過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服務、舉辦城鎮困難勞動力專場招聘會等方式,及時為城鎮困難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並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開展技能培訓、發放社保補貼等措施,助力城鎮困難群眾創造幸福生活。
…………
據了解,為凝聚合力解決民生實事,該區實施挂圖作戰,明確民生實事責任領導、責任人、完成時限等,結合清單管理、挂牌督戰、限時辦結等方式,建立了民生實事項目一周一跟進、半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事一台賬的管理制度,以實事數量、完成數量、按期完成率、逾期完成率排名等指標,全面跟蹤、督促民生實事進展,件件抓落實、事事促成效。截至目前,該區民生實事已完成1375件,完成率達94.4%。
抓項目 強動能
發展成果惠民生
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南康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鮮明特點。為推動項目建設取得實效,該區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堅持黨建引領,開展“項目大會戰”。該區創新項目建設服務模式,建立服務單位、業主單位、施工單位三個領域合作的項目黨建聯盟,以政治理論聯學、優質資源共享、黨日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建、項目建設聯動的“五聯”為載體,通過落實黨員分片蹲點、挂圖作戰、“支部吹哨、黨員報到、聯盟派單、部門接單”等舉措,推動黨員干部第一時間到現場解決項目建設節點難點問題,有力助推了格力智造基地、大廣高速復線等一批省市重大項目建設。
堅持“事”是關鍵,創新方法、善做善成。為進一步找准一些實事項目久攻不破、不見成效的契合點、切入點、發力點,破解在工作中貪大求功、做表面文章、干部不作為等堵點難點問題,該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重大項目建設相結合,啟動了“揭榜挂帥勇擔當、百名干部破百題”專項行動,梳理出重大攻堅項目、重大平台建設、重大改革課題、重大民生實事中的90多個難點任務,設立攻堅“榜單”,讓干部主動揭榜﹔同時,採取“干部主動揭榜挂帥+部門舉薦+組織點將”的開放式選才模式,按照“一個崗位、多人競選”的方式,統籌考慮擇優確定專班干部,組建“一名領銜區領導加一名或多名科級干部加多名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或業務骨干”的攻堅專班,打破部門壁壘和層級界限,把能干事、想干事的各層級、各類別干部進行再組織化,向大事難事集結,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地見效。
推進重點項目“一對一”專班服務。該區下發了《關於印發南康區投資項目“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模式暫行辦法的通知》等文件,公布了“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模式事項清單﹔設立了“政務服務幫辦中心”,安排多名幫辦代辦專員,聚焦“企業開辦”“重點工程”“惠企政策”等領域,探索實施“一企一策”的定制化審批服務。目前,該區為美克家居、格力電器、月星智造、大自然家居、功夫動漫、長江精工等企業,量身定制了個性化的《全鏈審批服務方案》,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保姆式”服務。
…………
“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切入口,引導全區黨員干部齊發力,共同寫好發展這篇大文章,讓辦實事切實轉換成助推南康發展的強大動能。”南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婷婷如是說。
優服務 提效能
當好企業“店小二”
發展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對提升服務水平有什麼好的建議?……近期,南康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按照“屬地走訪,三級聯動,全域覆蓋”的原則,組織近千名網格員對全區近10萬戶市場主體開展大走訪,全方位、無死角收集市場主體訴求,及時協調解決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堅定市場發展信心與決心,營造安商親商的濃厚氛圍。
該區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切實把為民服務、為企業服務的思想牢牢根植於營商環境建設中,倡導“屁股離開椅子,邁步深入一線,深入群眾、企業”的工作作風,切實當好服務企業發展的“店小二”。為此,該區採取了一系列“硬核”舉措——
相繼出台了《南康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內設專項小組工作職責》《南康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進一步厘清了部門職責,落實了工作責任,優化了辦事流程。
深入開展“服務怎樣我體驗,發現問題我整改”專項行動,組織工作人員針對所負責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以辦事人身份走流程、找問題、優服務,重點查找破解政務服務事項是否規范、“六減一增”是否實施、業務數據是否打通、線上辦理是否流暢、線下辦理是否便捷、線上線下是否融合等六類問題,以最優流程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組織18個單位開展“一諾千金 促發展”公開承諾活動,以公開承諾倒逼部門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並通過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我為群眾辦實事”專窗,建立健全常態化服務機制和工作台賬,促進全區營商環境和行政效能“雙提升”。
通過南康發布、政府網站、微信工作群等平台,不定時推送全區各領域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提升惠企政策知曉度和滿意度。
…………
“好幾個單位主動來我們企業開展服務,解決了不少問題,真的要為他們豎大拇指。”
“我們的出行更順暢啦,生活越來越舒心。”
“現在干部的作風越來越扎實了,為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實事,為他們點贊!”
…………
如今,通過激發黨員干部的奮斗精神,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群眾擁有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一幅幅凝心聚力共促發展的生動畫卷在南康大地徐徐展開。
(劉家喜 張石橋 袁保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