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天山腳下,盛放民族團結之花

——新疆大學以黨史學習教育激發全校師生共同奮斗之志

2021年12月24日08:0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山腳下,盛放民族團結之花

初冬,位於烏魯木齊市城南的新疆大學本部校區,師生熙攘,書香氤氳。“紅樓”“紅湖”“俞秀鬆路”“林基路大道”……校園裡每個角落都浸潤著紅色基因,洋溢著紅色文化氣息。

巍巍昆侖雲海間,邊疆育才近百年。

自建校伊始,新疆大學就成為傳播革命真理的陣地和培養各族進步青年的搖籃。而今,即將迎來百歲華誕的新疆大學,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不斷深化民族團結教育,讓紅色基因根植青年學子心中,繪就屬於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未來。

1.厚植家國情懷 傳承紅色血脈

“巍峨天山

環繞著戈壁無邊

在這大自然之間

陶冶著新社會的青年

民族的命運擔在雙肩

努力莫遲延”

…………

“剛剛播放的咱們新疆大學校歌,和今天的課程《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新疆地區匯入革命洪流走向光明》有什麼關系呢?校歌的詞作者是革命先烈林基路,在20世紀30年代,新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包括林基路在內的160多名共產黨人和家屬陸續來到新疆……”12月13日,在新疆大學博達校區一號教學樓,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玉平正在給學生們上必修課《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21級博士研究生賽爾達爾·玉素音聽課認真,一字一句記錄著。

新疆各族群眾捐款購買10架“新疆號”飛機送往抗日前線﹔和田貧民艾沙欲將18歲兒子於素甫送到前線……一張張珍貴史料圖片使人淚目,一段段熱血青春的講述令人動容。

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還意猶未盡。賽爾達爾·玉素音念起了維吾爾族愛國詩人黎·穆塔裡甫的詩句:“中國,你瞧∕我們就是這樣馳騁在你的土地上∕每一分鐘都在保衛著你∕爭取你的未來∕在世界上要建立起∕唯一的、嶄新的、獨立的新中國。”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新疆大學對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史、民族學等學科的20余門課程中設計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專題和內容。同時,學校還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還進行了《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慕課制作。

此外,新疆大學以馬克思主義學院干部教師為重點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並面向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開展學黨史專家輔導報告。學校還啟動《新中國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改革開放史》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社會主義發展史》融入《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集體備課工作,將黨史學習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課程。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思政課教師鮮明的政治底色。要把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科學的信仰感召學生,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才能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姚楠在參加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集體備課會后說。

歷史,蘊藏著啟迪未來的智慧。學習黨史,要聯系中國近代史,結合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去看待中國共產黨的創立、發展。作為“開學第一課”,新疆大學舉辦《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和本、根和魂》《百年輝煌黨史的鮮明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期講座,面向全校3.1萬余名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截至目前,新疆大學共有1062門課程加入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讓黨史學習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學生頭腦。在充分汲取黨史智慧過程中,新疆大學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付諸實踐,不斷鞏固民族大團結、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各民族知識分子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加深。

2.弘揚精神偉力 堅定理想信念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

“毛澤東同志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就很重視支持新疆學院(新疆大學前身)的發展,他指示延安中央有關部門,將中央圖書館、陝北公學一批講義、教科書運往新疆學院。這本列寧撰寫的《社會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兩個策略》,就是當時從延安運送到新疆學院的。這本書也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最喜歡讀的書目之一……”娓娓道來的講解、翔實的史料文獻,吸引了大量師生來到新疆大學古籍文獻館內的紅色文獻展“打卡”。

有著“抗大第二”之稱的新疆大學,紅色資源極為豐富。利用好這些元素、傳承好紅色基因,讓革命豐碑上一個個姓名永不褪色,需要不斷創新學習載體、豐富學習形式。

《天山記憶,紅色傳承——新疆大學紅色故事匯編》挖掘整理了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人俞秀鬆、林基路和愛國民主人士杜重遠等先后到新疆學院主持工作、傳播馬克思主義,掀起轟轟烈烈抗日救國宣傳活動的紅色故事﹔短視頻《我們正青春年少》以時空交錯的形式,展現00后大學生與革命先烈林基路的精神對話﹔革命歷史劇《共產黨人在新疆1936—1945》《我們正青春年少》、歌舞劇《以青春之我》、情景劇《與馬克思相約在紅湖》……新疆大學創新講述紅色故事,將紅色歷史搬上舞台,創立情景式、體驗式學習模式,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讓廣大學子更好地學習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追求和不懈努力。

“同學們,新疆學院新生入校的第一課,就是由俞秀鬆院長親自講授的《樹立革命人生觀》……”在黨課上,新疆大學黨委書記許咸宜站在台上,向學生們講述抗日戰爭時期新疆學院那段輝煌而又令人難忘的歲月。

像這樣的場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不勝枚舉。新疆大學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各類宣講活動,組織全校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組建“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大學生宣講團,組建“黨史·校史”研究生宣講團,組織離退休“五老”人員開展宣講……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宣講,讓師生感悟思想偉力、堅定理想信念,凝聚邁向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磅礡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隻有讀懂歷史、體驗感悟,才能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鼓足干勁。每逢重要節慶日、重大紀念日,新疆大學都組織師生開展升國旗儀式,舉辦多樣活動,如“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喜迎建黨百年”演講比賽、“學黨史·銘初心·擔使命”朗誦比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翰墨頌百年逐夢新大人”美術作品展、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等,通過參與有庄嚴感和教育意義的儀式活動,讓全體師生不斷增強黨史學習的參與感和自覺性。

3.聚焦特色活動 大愛凝聚人心

幫助身患白血病的學生吉米拉·阿布都薩迪克重塑生活信心的“趙爸爸”,關心呵護母親突發心臟病去世學生比麗克孜的“胡媽媽”,引導學生挖掘潛能、樹立理想的“鄭媽媽”,每天帶領學生晨跑打球的“馬哥哥”,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的“知心楊姐姐”……

在新疆大學,有一種關系叫“結對師生”,有一種“約會”叫“我和老師有個約會”,有一種紐帶叫“三進兩聯一交友”。這些特色活動,把全校各族師生和家長牢牢“拴”在一起,各級干部教師全員參與、全時貫穿、全域協同、全程陪伴,以真心換真情、用大愛贏信任,在一點一滴中傾注對學生的關心關愛,在細微之處影響和感染學生。

新疆大學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結合起來,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融入其中,以知識生產和應用促進社會發展。

“老師,我家地裡種的西瓜今年長得特別好,一個個又大又沉。我爸爸媽媽去摘非常辛苦,我以后要考上新疆大學,去找你學習制作機器人,用機器人幫助父母摘西瓜!”葉城縣依提木孔鄉代普桑村學生阿不都外力,在聽完來自新疆大學的結親干部李立的科普講座后說。

為推動新疆核桃產業健康發展、穩固扶貧成果,新疆大學聯合葉城縣人民政府建立“新疆大學葉城核桃產業研究院”及700畝核桃產業示范園,開展核桃營養狀況、精准施肥技術等相關研究,推進核桃規模化、智能化種植。同時,構建以智能裝備與智慧林果系統為基本支撐的現代核桃產業鏈,切實解決制約葉城核桃品質和產量的關鍵問題,推進葉城核桃產業創新、跨越式發展,架起一座核桃“產、學、研”連接的橋梁。

新疆大學還聘請農、林、牧各領域專家深入葉城縣鄉村開展技能培訓,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核桃種植技術、畜牧鴿子養殖實用技術、設施蔬菜生產技術、農業產業扶貧、綠色農產品標准認証、特色農產品品牌創建等為重點,在葉城縣20個鄉鎮持續鋪開科技培訓,全面提升當地農業產業水平。

新疆大學工作隊的師生們,還來到葉城縣的田間地頭,幫助一些家庭收割小麥,解群眾燃眉之急。“我發愁收麥子幾晚都沒有睡著覺,這下好了,你們一來,難題就解決啦!”葉城縣吐古其鄉庫木巴村農戶布祖拉·阿不力米提拉著新疆大學工作隊干部楊雅南說。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一個個卓有成效的實際舉措,正引導各族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紅色基因成為激勵各族人民接續奮斗的不竭動力。

(本報記者 李慧 趙明昊 本報通訊員 張芳)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