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范圍凝聚共識 最大限度匯聚力量
——珍惜黨的歷史經驗走好新的趕考之路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團結是永恆的主題。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黨百年奮斗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這對於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團結廣大人民群眾打贏新時代的人民戰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歷來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統一戰線的本質是大團結大聯合,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科學社會理論和實踐表明,無產階級政黨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必須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聯合一切可能聯合的階級、階層,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並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統一戰線被毛澤東同志稱為我們黨事業成功的“三大法寶”之一。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告訴我們,把絕大多數人團結在共產黨周圍,建立牢不可破的統一戰線,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
戰勝強大敵人,不僅在於我黨我軍有力量,還在於團結和凝聚各方力量。我們黨成立之初,就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在1922年發表的《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中,我們黨明確主張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反對共同的敵人,使中國人民從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雙重壓迫下解放出來。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同中國國民黨的合作,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給予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勢力和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以致命打擊。抗日戰爭時期,黨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海外華僑、一部分地主買辦階級,以不同形式參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抗日戰爭成為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黨在農村、在城市、在國民黨軍隊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人民軍隊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取得三大戰役勝利,解放戰爭能夠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向前推進,與各方廣泛支持是分不開的。
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說是“進京趕考”。初掌政權是趕考,長期執政是更艱難的趕考,永恆的考題是人心,永遠的考官是人民。目前,我們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愛國者的廣泛聯盟,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新的社會階層、港澳台海外等各方面統一戰線成員達數億之多。把這些方面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我們的事業才有更穩固的基礎。
統一戰線,既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法寶,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要把統一戰線的傳統繼承好、發展好。完成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沒有一個包括中華民族絕大多數人在內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隻有運用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各種復雜環境中頂住風浪、戰勝困難、勝利前進。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國防事業是全民的事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軍隊的使命,也是包括愛國統一戰線在內的全體人民的責任。當年,我軍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靠志願軍將士的英勇拼殺,也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據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數據顯示,僅戰爭發生后一年的時間內,全國各界人士組織的捐款,就達到55656多億元(舊幣),可購買戰斗機3710架。今天,我軍要打贏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打贏新時代的人民戰爭,涉及到國防動員、后勤支援、新型專業技術保障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更加需要統一戰線的廣泛支持,更加需要軍地之間的密切配合。
統一戰線是做人的工作,搞統一戰線是為了壯大共同奮斗的力量。我軍官兵經常唱的一首歌,叫《團結就是力量》。新征程上,要贏得統一戰線的傾心支持,我軍必須在增進團結上作好表率、立起標杆。這就要求廣大官兵倍加珍惜軍政軍民團結的大好局面,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始終堅持軍民一致原則,讓軍政軍民團結之樹更加根深葉茂。
(作者單位:平輿縣人武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