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

普惠托育撐起金色童年

2021年12月29日08:2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家門口有了托育園,我可‘解放’了!”前不久,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首家省級普惠托育機構谷蕊托育園改造后開園,年輕媽媽蔡暢終於鬆了口氣。

生娃沒人帶,帶娃成本高,托育服務貴……近年來,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的普惠托育服務需求急速增長。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讓更多家庭獲得安心,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逐步探索,多措並舉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著力為年輕父母“減壓鬆綁”,帶給孩子們金色的童年。

從看護到培育 服務專業家長放心

走進改造一新的谷蕊托育園,溫馨感扑面而來:按照幼兒身高和使用習慣設計的桌椅、床鋪、樓梯、洗手池﹔用海綿包裹的牆裙及桌角……

來到托班教室,隻見教學區域寬敞明亮,四角游戲區有序分布著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等功能區,每個功能區內都布置著個性化的教學和生活設施,滿足幼兒多樣化需求。

在小托班,4名老師正分工協作,教10名幼兒點頭微笑、揮手再見等基本動作。對面的大托班內有19名幼兒,幾名老師輪番教演《鯊魚一家》的律動游戲,個個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我特別愛上托育園!”兩歲半的徐之言小朋友興奮地告訴記者。

“我們按照社會、科學、語言、藝術、健康五個領域來設置教學內容,除了‘看護’和‘陪玩’,還重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社會化知識和技能,注重他們的體能訓練,注重醫教結合,滿足孩子們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同時,我們還設置了安全晨談,每天早晨重點教授和測評孩子們的安全知識。很多家長向我們反饋,孩子已經認識紅綠燈,還會提醒爸爸媽媽開車注意安全,這令他們非常驚喜。”園長武文文介紹。

截至目前,姜堰區已建成托育機構33家,標准托位1830個,創成省示范托育機構1家、省普惠托育機構1家、市普惠托育機構2家,越來越多具有保育、衛生保健、兒童急救等相關技能,持有相關專業証書,有著豐富的幼兒照護經驗的專業人才正加入進來。

從特殊到普惠 政府主導聯動管理

在蔡暢看來,帶娃負擔明顯降低,不單是因為在家門口有了托育園,還因為每月的普惠托育園保教費“基本負擔得起”——按照規定,普惠機構收費不得超過市場價的80%,一般都在2000元/月以下。

“普惠”的背后,是多部門的通力合作,是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體系建設、監督管理等舉措,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姜堰區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姜堰區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陸續出台,通過制定普惠托育政策清單,對開展普惠托育服務的機構給予房產、增值、土地使用、印花、個人所得、社保和垃圾處理等主要稅費減免作出明確規定,對通過普惠驗收的機構也給予水、電、氣民用價格優惠和建設運行補貼。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多方參與”的總體思路,姜堰區還加強托育機構規范化建設和事前、事中指導和事后監管,制定托育機構設置管理辦法,加強辦托場所、辦托資質和辦托條件等建設規劃設置,實施登記備案准備工作前置,協同職能部門在機構選址、建設改造等方面提前介入服務。

“目前,區政府為每家普惠托育機構提供5萬元建設運行補貼﹔按照民用水、電、氣價格標准進行收費﹔提供免費培訓機會,幫助機構提升人員素質和能力﹔機構建設期間提出的各項需求我們都會積極響應,提供‘一站式’服務。”姜堰區衛健委主任王梅介紹,“下一步,姜堰區將致力於社區托育和街鎮托育、托幼一體化,優化托育服務發展環境,規范托育行業管理,強化從業人員素質教育,確保一鎮一街至少都有一個普惠托育機構。”

從探索到規范 標准體系逐步建立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是優化生育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有效舉措。”南京曉庄學院幼兒師范學院教師李艷瑋博士認為,“普惠托育能夠提供安全健康、科學規范的托育服務,有利於促進兒童發展,是提升人口素質的基礎工程。另外,普惠托育服務可以減輕家庭養育的時間成本和經濟壓力,有助於提振育齡人群生育意願,促進就業平等。”

目前,我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據專家測算,目前我國約有35%的嬰幼兒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僅為5.5%左右,托位供給還存在較大缺口。

“我國托育服務體系發展勢頭良好,但社會對托育服務的總體認可度較低,家長對托育機構的信任有待加強,這主要是因為托育師資尚缺乏科學完整的培養體系,托育機構的質量評價體系也亟待完善。”李艷瑋認為,“托育師資培養和托育質量評估體系的建立將進一步促進普惠托育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提升服務質量,形成良性循環。”

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個被中央黨史學教辦新聞組推薦的為民辦實事典型案例,姜堰區多措並舉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受到多方關注和肯定,也為全國各地發展普惠托育服務作出了有益探索。

李艷瑋建議,還要繼續加大政府投資和監管力度,進一步降低普惠機構開辦成本、運營成本。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幼兒園、社區、產業園區、工作場所、家庭住宅等多種資源,通過新建改建、送教上門等方式提供托育服務。“未來如能進行幼托整合,普惠托育的服務質量和師資水平將得到更大保証,這將會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服務模式。”李艷瑋說。

(本報記者 劉已粲 蘇雁)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