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深刻理解“堅持胸懷天下”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胸懷天下”作為黨在百年奮斗中積累的十大寶貴歷史經驗之一進行專門總結,闡明了我們黨關於國際事務和國際問題的基本價值遵循,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共產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歷來強調樹立世界眼光,始終堅持在宏闊的時空維度中思考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的深刻命題。毛澤東同志早在1921年就指出,“中國問題本來是世界的問題,然從事中國改造不著眼及於世界改造,則所改造必為狹義,必妨礙世界”。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又強調:“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黨堅持用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提高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戰略思維的水平,深刻認識國內國際大局、內政外交間的緊密聯系,主動順應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時代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緊扣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明確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將中國發展置於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戰略格局中考量,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積極為世界、為人類作貢獻的使命擔當與博大情懷。
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在百年發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始終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了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經驗與原則,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事業、新獨立國家建設事業和各國人民正義斗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科學判斷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作出對外開放的戰略抉擇,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系新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研判當今世界格局、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提出“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強調“中國始終支持多邊主義、踐行多邊主義,以開放、合作、共贏精神同世界各國共謀發展”,在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良性互動和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一個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對於正確認識國際形勢、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領導人民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變,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為捍衛世界和平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在氣候變化、減貧、反恐、網絡安全和維護地區安全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百年風華啟新程,以史為鑒創未來。回望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始終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始終堅持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不依附別人,不掠奪別人,永遠不稱霸。堅持胸懷天下,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既是黨百年經驗的深刻總結,又是面向世界、開創未來的使命擔當。新征程上,隻要我們始終堅持胸懷天下,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永遠站在世界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就一定能夠不斷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