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五項舉措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黨帶領人民百年奮斗歷程中,闡釋這一精神的形成、豐富、發展過程。新時代,在人民群眾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應從五方面入手。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需要進行多方努力。一方面,要對已有的和偉大建黨精神密切相關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在保持其史料真實性、完整性的基礎上體現其大眾性、可讀性,從而引發民眾的共鳴。另一方面,要倡導黨政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人員和大中學生圍繞偉大建黨精神,結合親身實踐,闡述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從而達到弘揚的目的。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需要發揮節日慶典的精神激勵作用。節日植根於人們的精神世界,是增強文化認同的重要時間節點。充分利用重大節慶日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的優良傳統。在重大節慶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往往會發表紀念性講話,傳達黨和政府的意志。借助當代媒介的擴散,這些講話會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引發人們對紀念日背后蘊含的節慶精神的思考。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傳播過程中要更加注意信息的加工與轉換,以人們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同時,引導民眾重視我國的傳統節慶日,推動與偉大建黨精神相關的紀念日的開展。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要把革命紀念性建筑空間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偉大建黨精神鮮活地展示在各類革命紀念性建筑中,因此要對各類革命紀念性建筑進行完善。首先,要從紀念歷史英雄人物及歷史事件轉換到對現實生活場景的“日常化”塑造,從官方意識形態和宏偉敘事向公眾集體記憶和思考轉變。其次,要結合時代特點及人們的信息接受心理進一步完善革命紀念性建筑空間,完善革命紀念性場館的建筑布局。要注重加強革命紀念性建筑空間的塑造,充分運用藝術和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展示水平﹔要利用鮮活的史料、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以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突出亮點、增加看點,具象化呈現偉大建黨精神。同時,要注重虛擬紀念空間建設,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推進偉大建黨精神的廣泛傳播,多種形式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需要不斷創新傳播方式。當前信息傳播呈現智能化、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特點,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播在依托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的同時,要因應時代變革大勢,發揮融媒體的作用,充分運用媒體客戶端、個性化推送平台、社交平台、服務性平台等新通道。引導網民正面探討與偉大建黨精神有關的熱門話題,使其生成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敬畏感和尊崇感。充分考慮受眾群體,尤其是青年人的求真、求快、求短、求新、求近等心理特征,創新偉大建黨精神傳播形式。強化廣大受眾的“現場感”“在場感”和“主角感”,力求內容活潑、形式新穎、通俗易懂,提升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播效果。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需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良好的輿論環境對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起到積極作用。近年來,一些人虛構歷史、歪曲歷史,對革命英雄進行玷污,突破底線,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現象從深層次反映出價值觀的缺失與精神信仰的迷失。流量思維、逐利沖動背后,歸根結底還是歷史虛無主義的泛起。因此,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時,要更加注重媒體的正確導向,注重歷史事件傳播的真實性。特別是媒體要承擔好社會責任,積極推送優秀作品,媒體從業人員要提升思想認識,以正確歷史觀指導業務開展,提高辨別力,把好內容關。全社會齊心協力,強化監督,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弘揚和傳播創造良好的輿論生態環境。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