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融入項目黨建

付佳迪
2022年01月05日14:33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回望歷史、面向未來,取得的重大成果、提出的重要思想、作出的重大論斷,為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立正確黨史觀、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提供了根本指引,為更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方面,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處於黨建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對紛繁復雜的新矛盾、新問題,解決好這些新矛盾和問題,才能發揮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才能成為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項目黨建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一個突出亮點,支部建在項目上——項目建設和組織建設同步,讓黨的旗幟在重大項目一線高高飄揚。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項目黨建,是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下沉,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互融互促的重要抓手。

建立“微組織”,讓黨旗在一線永放光彩。以每月主題黨日、支委會、每周班子會為契機,建立“中心組領學”“讀原文細學”“深研討精學”“多形式廣學”“以服務助學”等機制。如開展“現場感悟”學,開啟沉浸式紅色尋訪活動,分批組織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平台創新”學,通過黨史演講比賽、專家黨課座談、“紅色劇目大家看”以及黨史知識競賽等活動,達到參與式深化學習效果。

打造“微陣地”,讓黨員組織生活有家園。結合建黨百年的歷史時刻,依托項目打造黨史教育微陣地,例如打造黨史微展廳,內設智慧黨建VR體驗區以及沙盤活動體驗區,將黨史學習與項目建設、與樹立項目生產先鋒榜樣相結合,使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同時,結合創新線上和線下雙線陣地,如開展學習打卡活動、黨史知識競賽、學習強國挑戰賽、評選學習之星等,創新和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讓黨史學習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

樹好“微典型”,讓明星先鋒感召力深入人心。採用多元評價機制,選拔微典型人物﹔在發展黨員、“七一”評優等環節新增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表現優異的考評標准,即優先發展、推薦在黨史學習教育以及勞動競賽中組織能力突出、態度良好、業績突出的職工﹔充分利用各級媒體、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訂閱號等主流宣傳陣地,全面報道黨史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典型人物。

開展“微服務”,讓志願服務在微光中顯高光。一方面,服務群眾。嚴格落實好“雙進雙服”工作部署,依托項目開展志願服務,在惠民工程中辦實事。另一方面,服務職工。為了讓職工能夠安心工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找准黨史學習教育與項目黨建的契合點,探索二者有機融合的新渠道。一是落實“學習清單”,配優練強黨務工作力量。各支部配齊專兼職干部,規范完成支委換屆,優化組織設置。按黨務專項培訓計劃清單,開展黨支部書記、黨務專員教育培訓,提升“主責主業”意識和黨務工作能力。二是創新活動載體培塑企業品牌。精心拍攝黨史學習教育紀錄片、專題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創新開展新老兩代建設者親臨項目原址,重溫建設故事的打卡活動,推動企業精神代代相傳,讓企業精神更具有生命力和號召力。三是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強化黨員意識和組織觀念。明確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上的“融合”,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四是創新推進“三亮三創”工程。“三亮”,即“黨員亮身份、支部亮旗幟、工作亮業績”﹔“三創”,即“創新、創效、創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三亮三創”工程,選樹典型人物,交流經驗,示范引領。

通過秉承“支部建在項目一線”的理念,確保項目建設到哪裡,支部就建到哪裡,黨史學習教育就融入到哪裡,進而創新項目黨建“微載體”,推動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走深、走實,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出活、出彩。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