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

江蘇江陰:讓紅色根脈厚植人心

2022年01月07日15:35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陰市結合實際情況,迅速行動,精心策劃,從“雲端”學習到線下活動,從學校企業到田間地頭,從道德講堂到共享學習車,形式創新,內容多樣,做到“規定動作”有力有序,“自選動作”有聲有色,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深走實。

新意足,“雲上”課堂演繹紅色經典

“手指點點,在線聆聽黨史故事,隨時隨地學習黨史。”每天中午,市民劉霞都會打開手機,一邊散步,一邊收聽百年黨史大事件。去年以來,江陰高新區啟動百名黨員黨史“雲領讀”活動,將權威黨史讀本整理編寫成百年黨史大事件,邀請100名黨員代表錄制節目,用接地氣的語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千家萬戶。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陰各板塊、各部門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打造形式新穎的線上學習陣地。市融媒體中心精心打造“我們的心聲”——《為你悅讀》全民朗讀12小時慢直播活動,邀請黨員群眾共“話”百年歷史變遷﹔市文化館精心打造《聲音裡的劇場》欄目,邀請專業人士撰寫江陰紅色故事,由文藝骨干深情講述,以線上展播的形式呈現。有創意、有亮點的形式,廣大市民紛紛加入黨史學習隊伍,把紅色故事、紅色知識變成“一日三餐”,在加深對黨史知識了解的基礎上,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力量。

氛圍濃,多彩活動激發愛國熱情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提質增效,江陰堅持在造濃氛圍上做文章。“追尋紅色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江陰市黨史學習教育體驗教學線路發布暨“輝煌百年路 奮進新征‘澄’”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啟動,發布3個專題線路、21個體驗教學點、《百年風華 紅色追尋》等7個新聞行動重點欄目。此外,4集專題紀錄片《渡江第一船》在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首播,全省“百年初心,重走信仰之路”大型融媒體直播行動在江陰啟動,“我心向黨”快閃首發暨第五季“喜歡江陰的理由”主題網絡文化活動啟動。內外宣聯動,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場,在全市營造了良好氛圍。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小”陣地發揮了“大”作用。去年以來,江陰開展了“十個一”系列活動,組建市委宣講團,安排集中宣講90多場次﹔發揮“理響江陰”講堂、道德講堂、農家書屋等的陣地作用,邀請老黨員、老干部、黨史專家學者、“百姓名嘴”,廣泛開展專題宣講﹔組建鎮街、村、社區宣講隊170余支,1600余人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多層次、分眾化宣講3000余場次。

力度大,民生實事編織幸福生活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陰各級各部門始終聚焦實事實辦,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出成果。

立即行動起來“辦實事,開新局”,連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梳理為民辦實事項目,切實查找基層存在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以前借書要跑到圖書館,現在在手機上點一點,第二天圖書就送上門了。”談到“滴答借書”,市民劉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市圖書館黨支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探索推出“滴答借書”手機網借服務。市民讀者通過手機下單,即可享受送書到家服務,真正打通了圖書借閱“最后一公裡”,開啟了全民閱讀“指尖時代”。

作為展示澄江形象的重要窗口,澄楊路沿線長期存在環境臟亂差問題,澄江街道將其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在扎實有效完成復綠工作的同時,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整治,重點對違法停車、毀綠種菜等行為進行整改。市交通運輸局探索創新政務服務舉措,通過預約服務優先辦、延時服務加急辦,全力推進交通行政審批提速增效,把便民服務事項真正做到了百姓的心坎裡。隨著一件件暖心事、惠民事的扎實推進,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