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擊斃日軍中將的黃土嶺戰斗

黃土嶺戰斗是抗戰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取得的重要軍事勝利,八路軍挫敗了日軍進攻,奠定了晉察冀地區反“掃蕩”勝利的基礎,也蕩滌了日寇侵華以來國民黨軍內部的悲觀失敗情緒,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決心。
統一思想,確立游擊戰爭的戰略方針。1937年太原失守后,毛澤東認為,在華北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游擊戰爭將提高到主要地位。針對我軍內部的不同看法,毛澤東做了大量的解釋說服工作,1938年5月,還專門寫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以統一認識。為了在山西全境實行戰略展開,11月13日,毛澤東致電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明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堅持華北游擊戰爭,同日寇爭奪山西全省的大多數鄉村,並使之成為游擊戰的根據地。隻有建好敵后根據地,才能深入而持久地支持游擊戰,使之成為戰爭勝利的戰略后方與穩定依托。
根據指示,八路軍總部調整部署,命令各主力部隊挺進敵后,在山西四邊創建山區抗日根據地。聶榮臻率第115師一部創建了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根據地,第115師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以師主力開辟以呂梁山為依托的晉西南根據地,賀龍、關向應以第120師創建以管涔山為中心的晉西北根據地,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第129師創建以太行、太岳山脈為依托的晉冀豫邊根據地。至1938年4月,八路軍深入敵后與日軍展開400多次大小戰斗,殲敵兩萬多人,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正面戰場作戰。八路軍建立敵后根據地,以機動力量打擊敵方的軍事據點和交通線,嚴重地擾亂日軍的軍事部署,打破日軍速戰速決的幻想,迫使日軍派重兵進入華北,展開針對我軍根據地的“掃蕩”。
審時度勢,集中兵力打殲滅戰。1939年10月后,日軍對各根據地的“掃蕩”不斷升級,同時還派出兵力深入根據地腹地試圖尋找八路軍主力作戰。日本華北方面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一部會同日本華北方面軍第110師、第26師全部及第3和第8混成旅各一部兩萬多人,在剛被授予中將軍銜的阿部規秀指揮下,深入我晉察冀地區北岳區,企圖打通淶源到易縣的公路線,壓縮八路軍活動空間。臨行前,阿部規秀在家信中表示:我們打仗的時候是最悠閑而且最有趣的,支那已經逐漸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勁,就會投降。
11月2日,阿部規秀派遣日軍第一大隊和偽軍1000多人兵分三路向我北岳分區進犯,西路向北石佛前出灰堡,西南一路出淶源經插箭嶺奔襲走馬驛,東路由十村憲吉率領經白石口向銀坊鎮攻擊。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向上級及友軍通報敵情並制定了集中兵力打擊東路敵軍的作戰設想。根據計劃於淶源與銀坊之間的雁宿崖地區設伏,由第1軍分區游擊第3支隊將來犯之敵引至伏擊區,第1團一部封鎖峽谷北口,第3團一部守住峽谷南口,第1軍分區的第1、第3團與第3軍分區的第2團主力由峽谷東西兩側夾擊。從3日清晨戰至下午4時,八路軍對深入之敵予以殲滅性打擊,進犯的500多人除13人被俘外幾乎全軍覆沒。另外兩路日軍被游擊隊第3支隊一部和120師715團一部阻擊后被迫撤回至插箭嶺和淶源城。
誘敵深入,圍點打援各個擊破。在與日軍的交鋒中,我軍指揮員逐漸摸清日軍行動的特點,即每遇戰敗必會組織報復性反扑。針對日軍可能的突然襲擊,我軍及時休整並制定了周密的應對計劃。11月4日,急於挽回顏面的阿部規秀親率第2旅團第2、第4營共1500余人,再次向銀坊方向冒進,企圖尋殲第1軍分區主力。
5日晨,日軍進至張家墳一帶,遭到我軍游擊第3支隊、第1團一部的節節抗擊﹔第25團、游擊第3支隊各一部在淶源城東五回嶺、浮圖峪及灰堡、石佛一帶不斷襲擾日軍。6日黃昏,日軍在我軍游擊隊的反復激惹、誘擊下進抵黃土嶺。7日晨,阿部規秀率部向上庄子、寨頭方向小心前進,意圖避開八路軍主力,繞道返回淶源城,卻在避退時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圈。楊成武較早計劃於黃土嶺狹谷地帶伏擊日軍,部署第1團和第25團一部並炮兵連駐守寨頭東南與西南高地,以第3團佔領上庄子東南高地,第2團據守黃土嶺東北高地,第120師特務團自黃土嶺東南方向設伏。
至下午3時,正當日軍完全進入峽谷伏擊區時,預伏的八路軍從正面和西、南、北三面發起猛烈攻擊。日軍慌亂中圖謀搶佔上庄子東北高地,並向寨頭陣地反扑,敵我展開激烈的山地爭奪戰。下午4時左右,第1團指揮員陳正湘發現在黃土嶺與上庄子之間的獨立院落附近有日軍指揮官活動,即令迫擊炮連實施炮轟,炮連連長楊九坪目測射程,戰士李二喜發射僅有的四發炮彈,擊斃阿部規秀等高級軍官。日本《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為題,哀嘆:“中將級將官的犧牲,是沒有這樣的例子的。”
與此同時,駐淶源、蔚縣、易縣、唐縣的日軍分兵增援黃土嶺,各縣區游擊隊沿途襲擾以牽制增援日軍。8日,5架日本軍機掩護阿部規秀余部向上庄子西北方向突圍,遭我軍第1團和第25團一部攔截,第2團、第3團迂回追擊潰逃司各庄方向的日軍,后特務團也加入戰斗。駐守保定、大同的日軍與張家口的第2旅團余部聞訊向黃土嶺進逼合圍,綜合考慮后,聶榮臻下令我軍撤出戰斗。
黃土嶺戰斗消滅了日軍精銳部隊9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輜重,予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極大提振了全國軍民的信心士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