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退役軍人系統線上線下聯動,開展幫烈士回家活動

山東為千余位烈士找到親人

2022年01月13日10:09 | 來源:大眾日報
小字號

“哥,我來看你了。多虧退役軍人局的工作人員,我才知道你在這裡。”近日,在青島市城陽區烈士陵園,83歲的徐尚開在大哥徐尚培烈士墓前失聲痛哭,顫抖的手不停地擦拭著烈士墓碑。1945年,徐尚培從威海乳山市司馬庄李興善村參加革命,1949年在青即戰役中犧牲。雖然家人知道徐尚培在青島犧牲,但葬在哪裡並不清楚。

“去年11月,乳山市退役軍人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來到我家,告訴我大哥可能葬在城陽區烈士陵園。”經過相關信息的比對與核實,最終確定徐尚培葬在該烈士陵園。徐尚開特別激動,提出想去青島祭掃,乳山市退役軍人局馬上聯系了城陽區烈士陵園。

山東有30多萬名烈士,無名烈士達7萬多名。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推進‘為烈士尋找親人’活動”被列入我省第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啟動“讓思念發光 幫烈士回家”大型尋親活動,成立“為烈士尋親”工作專班,組織多路尋親隊伍,線上線下聯動,深入村鎮、鄉間,幫助未找到親人的烈士“回家”。

尋親不易。時隔多年,物是人非,加之過去記錄方式原始、差錯較多,很多時候隻能靠人工進行比對。省退役軍人廳優撫褒揚紀念處負責人介紹,為幫助更多烈士“回家”,各地嘗試了許多辦法:加入全國各地的多個相關QQ群,獲得籍貫地或附近縣市的烈士墓地照片和資料﹔查閱各地軍事志、各地烈士名錄、部隊烈士名錄等資料,與當地革命烈士名錄詳細核對,對資料進行甄別……截至目前,山東已為1100余位烈士尋找到親人。建立無名烈士信息資料庫,探索採用DNA採樣比對,首批提取744位無名烈士DNA樣本,已成功比對24位。

“父親犧牲時我還不到3歲,所以記憶中沒有留下父親的形象。關於父親的一切,都是聽娘說的。”“我出生的時候,大哥已經犧牲了。他在世的時候,也沒有留下任何照片資料”……在幫烈士尋親過程中,不少烈士家屬表示從沒見過親人樣貌,或者沒能留下照片。為此,全省退役軍人系統推出“為革命先烈畫像”公益活動。省退役軍人廳邀請退休“神筆警探”林宇輝,跨越15省21座城市,走訪400多人,憑著家屬描述,巧用手中妙筆,還原了100余位烈士生前相貌。

省退役軍人廳黨組書記、廳長時培偉說,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將繼續開展好“讓思念發光 幫烈士回家”尋親活動,全力搜集詳細的檔案資料,幫助更多英烈找到親人、魂歸故裡。

群眾評價

煙台萊陽籍烈士修月忠孫女修翠艷:我爺爺生前為膠東軍區南海2團1營戰士,1949年5月犧牲。從我太奶奶開始,就不斷尋找爺爺的安葬地。去年8月,“為烈士尋親”工作專班了解到我家情況后,立即著手幫我們聯系主要的烈士陵園,最終確定爺爺安葬在即墨區烈士陵園,了卻了我們全家人72年的心願。全省開展的為烈士尋親活動,不僅讓我們這些烈士家屬得到心靈慰藉,更提醒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前仆后繼和犧牲奉獻。

昌邑市義工聯合會負責人郝光:沒有英烈前仆后繼的犧牲奉獻,就沒有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戰爭年代,許多人隻知道親人的犧牲地,卻不知道親人的安葬地,成為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如今,全省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不僅圓了很多人幾十年的尋親夢,也營造了捍衛英雄、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我們作為志願者,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意義重大。

專家點評

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教授季曉冬:為烈士尋親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體現和有力踐行。由於社會信息傳播受限等原因,一些烈士和家屬可能長時間不能取得有效聯系,處於失聯狀態。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對安葬在烈士陵園或烈士墓區的烈士信息進行整理收集,媒體牽線搭橋,社會各界聯動,讓“讓思念發光 幫烈士回家”活動更具社會意義。早一天讓革命先烈與家鄉家屬重新親情相連,血脈相傳,既是對烈士英靈最好的告慰和烈士家屬的慰藉,更是以感恩之心對英雄先烈精神的致敬與傳承。(本報記者 齊靜)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