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黨的百年歷史經驗

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黨在百年奮斗中作出歷史決議,及時總結歷史經驗,都在重大歷史關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體現了黨慎重對待歷史、善於總結經驗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把黨的百年歷史經驗從十個方面全面總結為“十個堅持”,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提供了重要指南。全會要求全黨做到“四個必須”,為在新時代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黨的歷史經驗、奮力開創民族千秋偉業提供了遵循。
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更有力地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邏輯起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重視和善於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黨牢記初心使命、勇於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歸根結底是因為黨善於總結反思、勇於自我革新。《決議》總結的十個方面的經驗,深刻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善於總結歷史經驗,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締造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已深深扎根中國社會土壤,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構筑起了獨有的精神譜系,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跨越百年歷史,擁有連貫的思想內核與持續的力量源泉——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源於實踐、推動實踐,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在新的歷史階段,全黨要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堅定不移把偉大建黨精神發揚光大,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看,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一個關鍵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正確面對失敗教訓、善於總結歷史經驗,並從經驗中不斷汲取力量。“十個堅持”的寶貴歷史經驗,立足歷史、觀照現實、面向未來,凝結著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卓越智慧﹔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証,揭示了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體現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內涵,貫穿著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要求,保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是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一。
“十個堅持”既是我們黨寶貴的歷史經驗,也是新時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的重要指南。《決議》強調,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要做到“四個必須”,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新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寶貴歷史經驗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寶貴經驗,都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實現的,在新時代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黨的百年歷史經驗,更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才能確保方向不跑偏﹔當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從未如此接近,我們隻有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才能在新形勢下持續閃耀光芒﹔黨的百年奮斗史,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豐富和發展黨的寶貴歷史經驗、譜寫新的歷史篇章,也必須站穩人民立場,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歷史的輝煌不代表今天和未來的輝煌,無論過去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都不能成為驕傲自滿的理由,堅定不移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豐富好、發展好黨的歷史經驗,在新時代不斷取得新勝利的重要保障。
在新的奮斗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百年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才能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前行,不斷開拓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學工部副部長,挂職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