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福建省積極打造“15分鐘近鄰服務圈”

讓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2022年01月19日09:24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近鄰小食堂、近鄰會客廳、近鄰小廣場……在廈門市思明區深田社區,隨處可見鄰裡文化。

“我們社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居民們笑著這樣形容:孩子們放學可以到近鄰小廣場上跳繩、踢球、打羽毛球﹔老人煮飯難可以去小食堂吃可口的營養套餐﹔鄰裡有糾紛可以到近鄰調解室傾訴,尋求解決之道……

每周末的潔淨家園行動、小區綠地養護、樓道燈更換、孤寡老人慶生……在這裡,黨員帶頭服務小區和居民的身影隨處可見。社區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百事幫”鄰裡服務隊、“千戶訪”精准入戶機制、“萬家和”糾紛調解平台,提倡街坊鄰居互相幫助,解決鄰裡大小事,鄰裡糾紛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通過激活小區自治管理,在互幫互助中,鄰裡之間不僅距離近了,心也更近了。

遠親不如近鄰。在廈門市仁安社區蘇厝街,來自湖北的曹華一家訴說著居住的幸福感:“我們鄰裡關系很好,鄰居做閩南菜和薄餅,都會和我們分享。”因為互相信任,回湖北老家時,他們把鑰匙寄放鄰居家。

一把“近鄰”金鑰匙,打開了基層治理新天地。近年來,我省積極打造“近鄰”幸福朋友圈,讓居民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傳承弘揚‘遠親不如近鄰’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既是破解社區治理群眾參與不足難題的現實需求,也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有力舉措。”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我省開展“一十百”(1個市、10個區縣、100個社區)試點,積極打造“15分鐘近鄰服務圈”,用有溫度的服務提升有質感的幸福。

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為構建黨建“大家庭”,實現組織與組織從“鬆散”變“緊密”,從“獨唱”變“合唱”,我省依托社區大黨委,聯結機關、學校、企業、社會組織及共建單位,搭建定期交流、資源互通、議事協商的公共平台。健全“街道—社區—小區”三級聯動組織體系,並延伸至樓棟、樓道等居住地“微單元”。

居民家裡需要幫助,打個電話就有社區黨員上門服務﹔無物業小區遇上緊急事,“紅色物業”主動派人前來幫忙……在福州鼓樓區東街街道,越來越多居民感受到近鄰黨建的溫度。福州市鼓樓區首創小區“雲支部”,發動4897名在職黨員通過掃碼向小區報到服務,積極認領助老守望、助困幫扶等10類志願服務崗位,“鄰”距離服務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街道、社區給了我很多幫助,作為黨員,我更應該發揮特長為社區居民服務。”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黨員李星先天手指、腳趾缺損,他克服重重困難,學會了維修手藝。小區鄰居遇上插座壞了,燈管不亮了,他都是隨叫隨到。如今,越來越多像李星這樣的黨員被發動起來,為社區治理貢獻力量。

黨建引領,群眾自治。通過設立民主議事廳、鄰裡驛站等平台,開設近鄰APP、樓棟微信群等“鄰裡熱線”,越來越多社區居民事有地說、難有人幫、怨有人解,基層治理煥發新活力。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目前,144個省級試點、288個市級試點正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近鄰服務。

“用群眾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推動基層治理工作,這是民心所在、職責所在、優勢所在。”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城鄉社區近鄰服務現場推進會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對我省城鄉社區近鄰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本報記者 潘園園)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