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的重要創新

戴小明
2022年01月28日10:29 | 來源:學習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的重要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加強法治理論研究和宣傳,加強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話語是思想智慧和價值情感的表達,話語塑造理論,理論依托話語﹔話語體系承載、蘊含特定思想價值觀念,奠基思想理論邏輯,系統展示理論內在思想活力,是理論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在人類思想理論的歷史長河中,任何的理論、學說,離不開話語的言說,離不開話語體系的概括、支撐,而任何一種偉大理論的話語體系都有其獨特品性和風格。

法治話語是法治理論和知識的表現形式,法治理論是法治話語的基本內核,立場鮮明、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縝密的話語體系是成熟法治理論的重要標志。習近平法治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賡續中華優秀法文化基因、借鑒吸收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治國理政偉大實踐中應運而生,並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創新發展,順應時代要求、體現時代精神、回答時代之問,賦予中華法治文明嶄新內涵,是中華法文化和法治精神的時代精華,是當今時代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展現了非凡的話語魅力和思想偉力。

習近平法治思想站立時代潮頭、立足中國大地、傳承文化根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法治基本原理同中國法治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消化、吸收域外法治文明養分,海納百川、汲古潤今。遵循中國語言邏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新中國法治話語敘述、闡釋方式,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用中國法治話語總結中國法治經驗,用中國法治理論引領中國法治實踐,用中國法治實踐升華中國法治理論,提出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新概念、新范疇、新論斷。深刻闡明全面依法治國若干重大關系,形成系統科學的法治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新發展新飛躍,成功開創了中國法治話語對中國法治和世界法治的主流敘事,為有效消解西方法治話語霸權,尤其是從根本上消除在一段時期裡自由主義法治理論的消極影響,凝聚中國法治力量,增強中國法治自信,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法治話語體系作出重大原創性貢獻。牢牢把握法治意識形態的話語權、主動權和主導權,法治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有力提升了中國法治在世界法治舞台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法治話語體系是法治理論和知識體系的高度凝練,是法治思想、理論、知識、文化以及語言與思維的集中闡發。習近平法治思想用生動質朴的語言、准確精辟的概括,思良法、謀善治,凝結了以“十一個堅持”為核心要義的理論體系,高屋建瓴、舉旗定向,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充滿中國智慧,系統闡述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入解答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系列原創性法治話語、全新的法治話語體系,主要貫穿、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在政治方向上明確,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由誰領導、為了誰、依靠誰和走什麼道路等大是大非問題,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前進方向。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証,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體系建設全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

二是在戰略地位上明確,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指明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定位。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提高全面依法治國能力和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是在工作布局上明確,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如何謀篇布局的問題,指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戰略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統籌推進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把推進全民守法作為基礎工程,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四是在主要任務上明確,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問題,指明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安排。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維護憲法尊嚴、保証憲法實施,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動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提升涉外執法司法效能﹔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個目標,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五是在隊伍保障上明確,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專業化法治隊伍建設路徑,指明全面依法治國的人才支撐和“關鍵少數”。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把專門隊伍建設好,完善法治人才培養體系,加快發展律師、公証、司法鑒定、仲裁、調解等法律服務隊伍,深化執法司法人員管理體制改革,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領導干部具體行使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成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習近平法治思想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深刻揭示了法和法治要義,以及黨和法、政治和法治、政策和法律、德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現代化和法治化等重大關系。這些重點表述包括:法律是什麼?最形象的說法就是准繩﹔用法律的准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這就是法治﹔守法律、重程序,這是法治的第一位要求。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所謂“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政治陷阱,是一個偽命題。每一種法治形態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論,每一種法治模式當中都有一種政治邏輯,每一條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種政治立場。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相伴而生。堅持依法治國必先依規治黨,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發揮依規治黨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相輔相成的格局。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系列原創性話語,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結合、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開放性與主體性相銜接,有深度、有高度、有溫度、有態度,特別是創立以“十一個堅持”為主體架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理論精髓,守正創新、融通古今,胸懷天下、引領世界,循規律、明大道,接地氣、貼民心,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新時代中國法治話語實現整體性全面重塑,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黨運用法治方式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全國黨校(行政學院)教師進修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王珂園、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