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急民之所急 解民之所困

——湖南省人大機關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2022年01月28日11:50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27件﹔督促解決長沙某職業技術學院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400多萬元……自“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省人大機關結合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共制定104項實事清單,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充分展現了人大擔當作為。

“現在每月能拿3000多元的工資,再也不用經受風吹雨打了。”今年49歲的楊建紅曾是沅江市南洞庭朗山島上的漁民,退捕上岸后,通過干部“一幫一”幫扶,她進入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整裝車間工作。

漁民安心“上岸”的背后,離不開省人大機關的辛勤努力。2021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當天,省人大機關派出小分隊赴常德、益陽、岳陽三市開展蹲點調研,“全景式”了解漁民的“急難愁盼”。此后,還召開省直有關單位座談會,對調研發現的漁民社會保障難、轉產就業難等問題進行反饋和研究,督促政府進一步落實、完善政策。

漁民的“急難愁盼”得到進一步解決:省人社廳、省農業農村廳出台“更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延長生活補貼過渡期”“進一步開發就業崗位”等系列政策措施,助力退捕漁民安心“上岸”。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省人大機關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要求,深入基層一線訪民情、聽民意、解民困,推動解決殘疾人無障礙通道建設、石化產業鏈生產原料“點對點”定向利用等問題,把服務群眾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始終。

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聶金華提出《關於優化危廢目錄管理,為岳陽綠色化工園石化產業鏈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建議》。建議反映,岳陽市雲溪區多家企業主要產品是二氯丙烯,其生產原料二氯丙烷等多來自江蘇。但2019年江蘇省因偶發事故將此類原料按照危險廢物進行嚴格管理,導致企業無法從江蘇購進原料,出現生存危機。

2021年5月,省人大建議督辦組赴岳陽現場督辦聶金華代表建議,要求省生態環境廳根據企業面臨的具體問題,主動與江蘇溝通,爭取以“點對點”的辦法切實解決此類問題,為企業排憂解難。

企業難題最終圓滿解決。湖南、江蘇兩省達成了解決路徑:在確保風險有效管控的前提下,將工業用二氯丙烷和工業用三氯丙烷不納入危險廢物管理范疇,按照副產品進行管理銷售﹔兩省在建立聯防聯控的協議框架下,按照副產品推動“點對點”服務企業。

因人民而生,為人民而行,成為全體省人大機關干部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結合鄉村振興大課題,送法下鄉,為農民朋友解疑釋惑﹔推動小農田水利工程立法,助力農田灌溉“最后一公裡”問題解決……田間地頭,處處是省人大機關干部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身影。

推動快遞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落實,開展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為主題的百案評查……省人大機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不斷前行,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省人大機關將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劉文新表示,未來,省人大機關將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全面推進“四個機關”建設展現新作為,堅定不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奕樊 通訊員 羅瑛瑗 江柯萍)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