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開鑿“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歷史啟迪

2022年01月29日09:18 | 來源:《黨建》雜志
小字號
原標題:開鑿“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歷史啟迪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縣委領導下,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層巒疊嶂的太行山上削平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建成了長達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徹底改變了林縣人民的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這一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跡,是對人民創造歷史的充分體現,是對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的生動詮釋,其所孕育形成的紅旗渠精神,更是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一,成為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

攻堅克難:向窮山惡水“宣戰”

林縣位於太行山東麓,境內群山連綿,溝壑縱橫,自古便有“七山二嶺一分田”之說。由於地形和氣候復雜,缺水成為困擾林縣百姓生存與發展的大難題。“吃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舊社會的林縣,經常發生群眾背井離鄉逃水荒的現象。飽受缺水之苦的林縣人民,祖祖輩輩盼望河裡長流水,山谷涌清泉,吃水不出村,種上水澆田。

新中國成立后,林縣縣委把解決人民群眾吃水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帶領全縣人民找水、挖水、蓄水、引水,窮盡了所能想到的一切辦法。但是,這種原地引、挖、蓄的治水方式,平常年景尚能發揮一定作用,一旦遇到大旱,大多無濟於事。1959年,林縣遭遇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旱災。修水庫、鑿旱井,天上卻不降水,挖山泉、打水井,地下又不給水,河斷流、庫見底,渠道也無水可引,林縣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困境。

1959年6月11日,林縣縣委書記處召開會議,就林縣干旱缺水情況和水利建設遠景規劃進行分析和研究。會上,大家一致認為,要徹底改變林縣缺水的面貌,必須把水從外地引進來。會后,林縣縣委主要領導沿著濁漳河進入山西省平順縣境內,與當地公社、村干部進行了一系列座談,並詳細勘察了此地的水文條件:平順縣境內的濁漳河常年平均流量為25立方米/秒,即便是在枯水期,流量也在10立方米/秒以上,從這裡引水完全可行。

回到林縣,縣委書記處成員經過反復研究討論,終於在1960年2月7日召開的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籌備會上,通過了引漳入林工地組織機構設置議案和引漳入林工程施工方案。2月10日夜,縣委書記處領導在全縣引漳入林廣播誓師大會上,代表總指揮部,向全縣人民發出了引漳入林的動員令,紅旗渠工程宣告啟動!

從1960年2月11日起,林縣15個公社3萬余民工,翻山越嶺,在140華裡長的戰線上正式向窮山惡水“宣戰”。當時,正值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對於紅旗渠這樣的大工程來說,林縣“三無一少”的狀況顯得尤為突出:一無技術,二無經驗,三無材料,經濟物資又短少。在此背景下,工地黨委提出了勤儉建渠、艱苦創業的方針:“自力更生是法寶,眾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國家,全靠雙手來創造。”就這樣,林縣人民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埋頭苦干、攻堅克難,於1965年4月5日實現紅旗渠總干渠通水,1966年4月實現3條干渠同時竣工,並最終於1969年完成了支渠的配套工程,7月6日實現全面竣工。

歷久彌新:修建紅旗渠的三點啟示

在紅旗渠修建的過程中,林縣人民以百折不撓的斗爭品格、艱苦奮斗的自主意識、求新求變的創新追求,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精神價值體系,即紅旗渠精神。

如今,紅旗渠已化為一枚神聖的精神徽章,鑲嵌在林縣人民心中,也成為全體中華兒女勇毅前行的精神養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這一精神亦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為我們的奮斗之路帶來諸多啟迪與思考。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紅旗渠就是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証。

在壁立千仞、結構破碎的太行山上,紅旗渠的建設者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質條件,創造出不同的開挖方法:上開法、下接法、腰砍法、順山開洞法……他們還因地制宜,發明出“明窯堆石”燒灰法,將石灰的產量由傳統暗窯一次燒制幾萬公斤提高到明窯一次燒制數十萬公斤。

在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林縣人民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不計得失、無私奉獻的意志品格也得以充分彰顯。在林縣,有4個地處邊緣的公社不能從紅旗渠中直接取水,即便是在能夠受益的各個公社中,也有部分村不能將渠水引入。但是,這些不能受益的公社與村庄絲毫不計較得失,而是與受益地方群眾一樣,為紅旗渠的建設付出一切。來自河順公社申家垴村的申江保,是修建紅旗渠的勞模。他所在的村庄位於高山之上,渠修好后,渠水也隻能遠遠地從山腳下流過,並不能引入村中。然而,聽到修渠的消息后,他二話沒說便帶領同村80多名青壯年背起鋪蓋卷,自帶干糧,奔赴修渠工地。

紅旗渠的建設實踐昭示我們:隻要我們堅定地依靠人民,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的偉大事業必將成功。

干事創業領導干部必須率先垂范。“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干部是各項事業的推動者,更是抓落實謀突破的先行者。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便詮釋了領導干部干在前、當先鋒的深刻內涵。

在修渠隊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黨員領導干部。從縣委領導到公社干部,他們與修渠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僅一起學習,還時常一同討論如何解決施工難題。一次,採桑公社開鑿的盤陽隧洞發生冒頂事故,危急時刻,採桑公社副書記、工地分指揮長郭增堂挺身而出,帶領由分指揮部干部組成的突擊隊,冒著生命危險,沖進隧洞清除洞頂落石,運出塌方土石,直到危險解除,才讓民工進洞繼續施工。此外,在工程推進最困難的時期,黨員干部主動降低自己的生活標准,把節省下來的糧食用於補助群眾:1960年2月至8月,民工每日補助糧食1公斤,干部補助0.75公斤﹔1960年9月至10月,民工補助0.6公斤,干部補助0.4公斤……黨員干部的補助少了,感召力卻強了。他們憑借極強的責任心,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培植群眾修渠的信心,激勵修渠群眾加速沖刺、攻城拔寨。

人民重於千鈞,人民就是一切,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黨員領導干部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夠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生活越來越甜。

要始終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余,戒奢以儉,才能強國富民。

紅旗渠開工之時,正是我國自然災害猖獗之時。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建設紅旗渠,困難可想而知,施工過程中,甚至出現過幾個月的時間裡,總指揮部隻有幾十元資金,連鑿隧洞點煤油燈的開支都不夠。為了修渠,林縣人民把一切可利用的物品都利用起來,以節約每一分錢:開山挖渠的工具壞了,工地上就支起鐵匠爐、建起木工組,自己修制工具﹔抬筐破了,民工們就上山割荊條自己修補,破得實在不能用了,便用水泡軟,抽出長荊條用來編新筐,剩下的當柴燒石灰﹔開山放炮需大量炸藥,國家供給有限,當地政府又資金短缺,農村群眾便多集農家肥,省下硝酸銨化肥用來自制炸藥……通過修建紅旗渠,林縣人民養成了勤儉持家、精打細算的優良作風。

克勤於邦、克勤於家。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自立,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生存發展、興旺發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始終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在新時代,這一優良傳統值得被繼承與發揚,繼續照亮我們的奮進之路。

(作者:紅旗渠干部學院 申伏生)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