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立足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黃相懷
2022年01月29日09:21 | 來源:《黨建》雜志
小字號
原標題:立足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要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就要充分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意義和寶貴經驗,堅定不移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一、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意義

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中國共產黨兌現了向中國人民的鄭重承諾,向歷史、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意義。從中國歷史看,實現小康是中華民族千年追求的夢想。在歷朝歷代封建專制統治下的中國人民和近代以來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中國人民而言,實現溫飽是遙不可及的願望。如今,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使老百姓過上了過去想不到的美好生活,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首次。從黨的歷史看,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輝煌歷程,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偉大成就,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再次向歷史和人民鄭重昭示了黨的初心與使命。從社會主義發展史看,讓絕大多數人翻身過上好日子,是全世界共產主義者的奮斗初衷,也是各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目標。但隻有中國真正克服種種困難、戰勝種種挑戰,帶領人民走進小康社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中國接續努力、不斷奮斗,使人民從極其貧困落后走向全面小康,這對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具有標杆性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性意義。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正一步步成為現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是全國人民共同奮斗、共同發展的過程,也是中國人民“奮斗幸福觀”的形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人民普遍感受到了奮斗的幸福和發展的自信。中國人民切身感受到了中國發展的能力與動力,更有信心和力量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性意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共產黨既不對內剝削和壓迫,也不對外奴役和殖民,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苦干實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書寫了全球減貧事業新篇章。同時,這一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發展和治理都具有啟發意義。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世界上那些困擾於動蕩不安和貧困匱乏的國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現實參照﹔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人類解決共同難題、彰顯共同價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注入了中國力量。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積累寶貴經驗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驗彌足珍貴,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就要堅持好、發展好這些寶貴經驗。

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構想與宏大實踐的思想根基。馬克思主義包含的對現代生活的分析,對未來社會美好願景的描繪,對人類社會公正、富裕等價值的闡述,對人的歷史主體作用的強調等,成為中國共產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根本指導思想。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還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果。中國共產黨關於小康社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在中國這樣一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深刻解答了如何讓廣大人民遵循馬克思主義指明的人類美好生活方向,一步步過上好日子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就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導,不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第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當代中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標志性歷史事件、對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思考越深入,就越能夠認識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意義。回顧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歷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對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探索,再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明確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並逐步使之變為現實,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在這個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運籌帷幄、統攬全局,充分發揮了戰略規劃、組織推動和政治保障的重要作用。放眼人類政黨政治歷史,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夠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提出一個如此緊貼民心而又宏偉遠大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並用幾代人、幾十年的時間接續奮斗,將之逐步變為現實。歷史告訴我們,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

第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奔小康的歷史進程,也是不斷思考社會主義到底能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偉大實踐進程。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遭遇重大挫折。在嚴峻形勢下,我們黨在中國大地上創造並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以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回答了對社會主義的質疑、驅散了籠罩在社會主義頭上的陰霾。歷經多年發展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展現出諸多優勢,如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等。道路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回首近代以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三、堅定不移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極大鼓舞了黨和人民的信心與勇氣。總結成就與經驗,為的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新的征程上,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堅定不移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第一,堅定不移與人民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也是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與人民共奮斗的歷史過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得到有效維護。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黨要更加積極、主動、自覺地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團結凝聚在一起,始終做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

第二,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堅持中國道路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庄大道。今天,14億多人口已經實現全面小康,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已經實現,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斷變為現實。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必須腳踏中華大地,扎根中華文明,堅定不移走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三,堅定不移迎接風險挑戰。“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同時,我們也要面臨更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實際。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必須把握好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教授〕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