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長征路上的一個春節

2022年01月30日08:26 |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長征路上的一個春節

  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遵義會議之后的紅軍依舊是危機重重,必須盡快殺出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1935年1月20日,中革軍委從遵義轉至桐梓縣城,隨即下達《關於渡江的作戰計劃》。地域定在宜賓、瀘州之間。毛澤東的設想是,趁著年關臨近,川軍江防麻痺、國民黨追擊軍尚在途中之際,避其鋒芒,悄然過江,擺脫圍追堵截。

  28日拂曉,戰斗在蒙蒙細雨中打響。戰至黃昏,雙方仍呈膠著之勢。紅軍發現,川軍不是情報中所說的兩個團,而是兩個旅,另有兩個旅的增援部隊還在源源而至。並且,原本以為像黔軍一樣一擊即潰的川軍戰力絲毫不亞於中央軍,輕重武器裝備甚至優於中央軍。“殲滅戰”成了“拉鋸戰”,人均僅有20發子彈的紅軍陷入危機。

  眼看短時間取勝無望,中央政治局連夜命令停止與敵人糾纏,暫時放棄北渡長江計劃,避實就虛,西進川南。29日拂曉,紅軍從土城渾溪口、元厚等渡口迅速渡過赤水河。

  部隊撤至四川敘永縣城南79公裡處的石廂子時已是大年三十的傍晚。這裡與貴州畢節縣大渡鄉和雲南威信縣水田寨接壤。雄雞報曉,三省可聞,故而三地交匯處統稱為“雞鳴三省”。當時的石廂子是一個僅有400多人的小村庄。地處大山深處,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連除夕之夜的爆竹聲也是稀稀拉拉。警衛員好不容易弄來一碗臘肉,被毛澤東送給了傷員。

  大年初二,部隊向雲南威信境內轉移。當天晚上,在水田寨一棟因門窗雕有花草虫鳥圖案而聞名的“花房子”裡,中央政治局常委進行分工,博古交出了裝有文件、材料、公章等象征著中央最高“權力”的幾副挑擔。

  那個春節,重要會議一個緊接一個。大年初五,政治局在大河灘召開會議,正式通過張聞天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即《遵義會議決議》。第二天,中央政治局在威信縣城所地扎西召開擴大會議,討論新的戰略方針,會議決定改變原定北渡長江的計劃。會議同時決定,對中央紅軍進行整編,徹底改變長征以來“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的局面。

  大年初六的政治局會議,開了一個通宵。凌晨,由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來、王稼祥簽署的《關於各軍團的縮編命令》隨即發出。中央紅軍由30個團縮編為17個團,機關和后勤人員大幅度精簡,充實基層﹔運輸隊、掩護隊、供給部等機構的大部分人員,以及司號員、理發員、炊事員等等,大都編入作戰連隊,紅軍師長當團長,10個連長一個班。

  這是一次脫胎換骨的精簡。凡兩個人抬不動的東西,個人抬不動的東西都要甩掉。早已成為部隊沉重負擔的造幣機、造彈機、印刷機、磅秤、鑄銀模子等笨重機器和器材則一律處理掉。丟掉了“包袱”,實現了“消腫”,部隊面貌煥然一新。趁著國民黨幾十個團匆匆在長江南岸布防阻攔,貴州兵力空虛之際,毛澤東再度揮師黔北,殺了敵人一個回馬槍。紅軍先頭1個團先敵搶渡二郎灘,成功掩護部隊於2月18日至20日第二次渡過赤水河,取桐梓、奪婁山關、重佔遵義城,5天內殲滅和擊潰蔣介石謫系吳奇偉部2個師8個團。

  (摘編自《四川黨的建設》2017年第2期 賈永/文)

(責編:劉圓圓、萬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