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不成”窗口辦成事

日前,上海的劉女士趕到合肥,照料摔傷的母親。當她來到醫院,准備為母親辦理住院手續時,才發現母親的身份証遺失不見。萬般焦急之下,劉女士通過手機搜索到合肥市蜀山區“辦不成”反映窗口,便立即打電話求助。
值班民警薛萍接到電話后,先安慰劉女士不要著急,與她互加微信保持及時溝通。中心相關人員會商決定“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通過視頻方式,確認當事人遺失身份証事實並寫下由劉女士代辦的書面委托書,指導其按照採相要求為老人家拍照並在線傳輸。當日下午,劉女士就在“辦不成”反映窗口拿到“身份証領取通知單”。“你們真的是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真心給你們點贊!”劉女士激動地向窗口人員豎起大拇指。
把方便留給群眾和企業,把麻煩留給自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合肥市蜀山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於去年9月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辦不成”反映窗口,專門受理和解決企業、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症”。“辦事群眾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后,未能實現成功受理、成功審批或群眾多次來大廳未能解決問題等,就叫‘辦不成事’。”蜀山區政務服務局副局長王剛介紹,中心設立專人專窗,將群眾各類辦不成事項、不滿意事項和舉報投訴納入窗口統一集中受理,還針對群眾通過電話、網絡等非接觸渠道反映的投訴,協調到窗口,容缺受理、就近辦理,就地解決,實現群眾訴求全流程處理。
據了解,“辦不成”反映窗口設立以來,採取清單化、閉環式管理機制,已累計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辦不成事”問題30件,正在辦理的3件。為了最大化解決群眾“辦不成事”的麻煩,合肥市蜀山區還以此為契機完善制度、形成機制,准確甄別“辦不了”“很難辦”“不給辦”原因,及時總結現象背后的共性問題,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為1049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瘦身”,99%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均可網上辦理。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源頭督查,完善制度、形成機制,著力補齊短板,提高流程效率,提升辦事效果,讓群眾和企業能辦成的事情越來越多,讓‘辦不成事’窗口的業務越來越少。”王剛表示。(本報記者 范孝東 本報通訊員 王剛 詹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