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員身份是“一輩子的職務”

“時代楷模”張連印說過一句話:“我是退休了,沒職務了,可我的黨員身份還在,這是我一輩子的職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是我一輩子的義務。”朴素的話語,彰顯了一名革命軍人無私奉獻、拼搏奮斗的高尚品格,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愛黨為民、忠誠擔當的無悔人生。
張連印入黨57年、從軍40載,退休后本可以在繁華都市過上安逸的退休生活,他卻選擇到貧窮落后的鄉村當起了農民﹔本可以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之樂,他卻帶領鄉親開辟植樹造林、脫貧致富的“第二戰場”。從他回到家鄉義務植樹18年,種下200多萬棵樹,創造“荒灘變林海”奇跡的過程中看,張連印一直沒有忘記黨員這一身份,一直在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按照一般理解,黨員不是職務,而是一種特殊的身份。把黨員身份當作“一輩子的職務”,體現的是高度的黨的意識和共產黨人的精神境界。一名黨員能力怎麼樣、作風怎麼樣,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形象和聲譽的評價。堅守黨員身份,時刻用黨員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黨員,也才能影響和帶領廣大群眾信賴黨、擁護黨、跟黨走。
黨員身份沒有“到期”一說,應當是“一日入黨,終生在黨”。像張連印一樣退休后依然擔當奉獻、服務人民的老黨員還有很多。“農民將軍”甘祖昌退休回到家鄉后,帶領鄉親們修起了3條公路、3座水庫、4座水電站、12座橋梁、25公裡長渠﹔“草帽書記”楊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帶領老鄉植樹造林5.6萬畝,並將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交給國家。這些老干部、老將軍一輩子兢兢業業,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們為了維護黨員身份,為了心中信仰,選擇了活到老、干到老、奉獻到老。
黨員身份是榮譽,更是使命和責任。“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說:“受革命先烈影響,受黨教育多年,我把黨的聲譽看得很重,把共產黨員這個稱號看得很重。”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一路走來萬般艱辛,可以說,沒有廣大黨員的犧牲奉獻和拼搏進取,新中國是不可能取得今天這麼豐碩的成果的。“黨讓干啥就干啥”“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是戰爭年代廣大黨員的心聲。和平時期,每一名黨員同樣能對黨做出這樣的承諾。無論新黨員還是老黨員,一旦宣誓,就必須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時時處處為黨旗添彩、為黨徽增色。
(作者單位:河北省正定縣人武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