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辦不成”反映窗口力解群眾“急難愁盼”——

便民新機制,幫您“辦成事”

2022年02月09日09:12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這個窗口設立得太有意義了!”1月10日,錢某某夫婦一早便來到蕪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弋江派出所,為“辦不成”反映窗口送來錦旗,對公安機關表示感謝。

原來,1月初,蕪湖市民錢某某夫婦到蕪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弋江派出所“辦不成”反映窗口,反映其2017年曾在荊山大橋附近發現了一名棄嬰並收養,眼下小孩即將上幼兒園,卻因沒有戶籍信息無法使用安全教育平台,更買不了保險……“辦不成”反映窗口民警了解情況后,立即提請啟動“辦不成”反映和解決機制,經過深入細致調查訪問核實和集體研究,最終認定收養雙方符合收養條件,並為其開辟“綠色通道”辦理了落戶登記。

去年以來,按照省公安廳統一部署,全省各地公安機關陸續設立“辦不成”反映窗口,及時受理、協調解決群眾“辦不成”相關問題,對辦事群眾反映的問題、訴求及時梳理反饋、分析原因、協調解決,把“辦不成的事”轉變為“辦得成的事”,確保群眾辦事不白跑、不扑空、有處找、有人幫。

“民警同志你好,我家住山區,駕駛証到期了能不能在派出所更換啊?”“民警同志你好,我在外地辦理身份証怎麼無法辦理?”……這些原本群眾經常咨詢的問題,自2021年11月份舒城縣公安局開設“辦不成”反映窗口以來,已經越來越少。在縣公安局的“辦不成”反映窗口,接待民警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照單全收,將戶政、出入境等多領域、多部門問題分門別類、專人負責,面對群眾訴求,耐心解釋相關政策,協調溝通多部門解決,全程參與、高效處理。

目前,公安機關在全省市、縣(區)級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服務窗口和各級公安機關治安、交警、出入境服務大廳醒目位置設立“辦不成”反映窗口,統一標識標牌。同時探索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設置“辦不成”反映模塊,做到“應該辦、無政策障礙”的事項馬上辦,“應該辦、有政策障礙”的個案規范程序、特事特辦,“應該辦、有政策障礙”的共性問題創新機制、探討解決,堅決避免機制“空轉”、平台“空轉”,以及有承諾不落實、“辦不成”等問題。

通過“辦不成”反映窗口,進一步暢通了民意反映渠道,公安機關通過收集、分析窗口受理的“辦不成”反映事項,精准掌握群眾辦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尤其是對於群眾反映較多的“疑難雜症”事項,建立“問題清零”機制,逐項剖析、對症下藥,並著力從制度層面進行改進和優化,不斷梳解公安政務服務領域的“中梗阻”,破除阻礙群眾“辦成事”的隱形“壁壘”。同時,“辦不成”反映和解決機制,一方面助推窗口工作人員提升自身業務溝通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通過責任倒查、追溯機制等,規范約束公安機關窗口人員自覺高效開展工作,進一步提升公安服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水平。2021年12月,省公安廳深入貫徹《民法典》精神,在梳理分析戶政領域“辦不成”共性問題政策“症結”的基礎上,新修訂了《安徽省戶政管理工作規范》,回應了近年來群眾呼聲最高的“姓名變更”“收養登記”“查詢公民戶口登記信息”等業務,努力從源頭減少“辦不成”問題。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在省、市、縣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車管所、出入境服務大廳、派出所等設立了1183個“辦不成”反映窗口。其中,亳州、阜陽、蚌埠、淮南、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池州、安慶、黃山等11個市公安局,主動在派出所同步拓展設置“辦不成”反映窗口,將受理反映渠道延伸到服務“最前端”、群眾“家門口”。

為民服務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不斷鞏固拓展公安便民服務事項“辦不成”反映和解決工作機制,以“小窗口”服務“大民生”,切實解決好群眾牽腸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報記者 李曉群)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