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2022年02月11日08: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網上繳費,省時又省力!”賈波是北方聯合電力人力資源部社保中心主管。過去,每次社保繳費,他要往返跑稅務、人社等部門,需要花兩三天時間。如今1.4萬余名職工的社保繳納,不出單位即可輕鬆完成。

賈波提到的“網”,是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自治區稅務部門推出的社會保險費信息共享平台,實行“人社部門核定、稅務部門征繳、信息網上流轉”的辦理模式。

對於企業參保繳費,登錄全區人社系統“一網通辦”平台,線上申請社會保險費核定,社保機構審核通過后,繳費核定信息將自動通過共享平台推送至稅務部門,企業通過“內蒙古稅務”APP等渠道完成繳費即可。參加靈活就業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群眾,不再進行繳費核定,隻需通過“內蒙古人社”APP、“內蒙古稅務”APP等渠道,自助選擇繳費檔次完成繳費即可,參保和繳費信息通過共享平台自動推送至相關部門。

“目前,全區線上渠道繳費376.7億元,佔繳費總額的85%。”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政務服務處處長張海濤說,共享平台促進了人社與稅務部門業務深度融合,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想群眾之所想、謀群眾之所需,全力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服務“掌上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標准”、建立到齡退休人員養老金預發機制“保生活”、社保繳費“零跑腿”、社保卡申領“一周到”、專家服務基層“送溫暖”、攻堅信訪難題“解心結”、優化人社服務“更貼心”、人社政策宣傳“零距離”等9件實事。同時建立督查調度制度和工作台賬,壓實工作責任,細化任務要求,完善推進措施,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畢濤表示,通過近一年努力,9件實事已實現或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破解企業招工和勞動者求職信息不對稱問題,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著力推廣應用集“供需調查、培訓對接、就業對接、跟蹤服務”的“四位一體”公共就業服務雲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為7308個用人單位、37205個求職者提供了就業服務,平台發布用工崗位12.74萬個,個人發布就業培訓意願13750人,實際參加培訓12734人。

“我們公司利用該平台准確獲取所需人才的資料,通過直接與應聘人員聯系交流,大大縮短了招聘周期,提高了招聘質量。目前已通過該平台招錄到10多名技術人才。”興安盟科右前旗德康農牧有限公司人事經理張博識說,人社部門為企業和職工辦實事,惠民便民利民的好政策溫暖人心。

此外,建立到齡退休人員養老金預發機制“保生活”,全區對2021年已辦理退休審批的12290名退休人員預發了1.76億元養老金,預結算639名死亡人員的喪葬費、撫恤金共計1508.3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標准”,從2021年7月1日起,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從原來的每人每月133元提高至140元,惠及全區待遇享受人員260多萬名。

針對人社部門經辦業務種類多、事項繁,業務量大的特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全力優化公共服務,完善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大廳功能,推動更多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全面推行線上“一網辦”,實現網辦事項193項。“內蒙古人社”手機APP上線運行,提供養老待遇資格認証等高頻服務事項69項。整合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等業務推行線下“一窗辦”,目前“綜合櫃員制”經辦服務模式已在全區人社系統全面推行。(見習記者 梅剛)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