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天津市紅橋區黨史學習教育結碩果

辦好“急難愁盼”民生事

2022年02月18日08:57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自去年3月啟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紅橋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策劃實施、從嚴從實推進,尤其注重激勵全區黨員群眾把學習熱情轉化為辦好民生實事的內在動力,從人民群眾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用實際行動把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生動實踐。

抓急事

讓群眾安心

這個冬天,室內更暖和了,這是很多紅橋居民的感受。紅橋區連續6年採取提前和延長供熱措施,主動推進供熱改革,既節省財政經費支出,又提升供熱管理服務水平,居民室內溫度平均提升2℃,群眾滿意度居全市前列。

同時,全力以赴緊抓群眾身邊的“急事”。建成並使用西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快推進紅橋中醫醫院建設,積極推動紅橋口腔醫院改造擴容,規劃建設紅橋婦幼中心﹔持續完善120急救站點建設,有效滿足群眾就醫需求。與市民政局合作,對天津市殯葬服務總站進行擴容改造,容量從62個增加至160個。此外,為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狠抓疫苗接種工作,堅持“常委包塊、區長包條、干部包戶”,截至去年年底,全區60歲以上人群疫苗接種率排名全市第三、市內六區第一。

抓難事

讓群眾暖心

“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咱們工作人員,是這些好政策、這些盡職敬業的黨員干部,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家的困難,把關懷和溫暖送到了我們的心坎上!”西於庄街道綺水苑社區居民齊秀蘭在女兒的陪同下,將一封手書感謝信送到了西於庄街道綜合便民服務中心,並深深地鞠躬,對中心工作人員的熱心幫扶表示誠摯的感謝。

去年以來,紅橋區兜牢民生底線,為現有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特困人員等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補助金1.03億元,實現“應保盡保”。同時,積極主動回應群眾訴求,為1.4萬戶群眾辦理歷史遺留的產權証,實現“應辦盡辦”。推動解決過去20年因家庭內部矛盾等原因未完成棚改安置的1337戶歷史遺留問題,截至去年年底已解決1215戶,佔比90.8%,實現“應了盡了”。堅決摒棄“怕老百姓佔便宜”的思想,持續為1.16萬戶棚改特殊困難家庭開展就業、入學、低保等救助幫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實現“應助盡助”。充分發揮區、街道、社區三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作用,推動2020—2022年信訪積案攻堅化解完成364件,化解率達96.5%,讓信訪案件“應結盡結”。此外,依法依規推動化解長庚老年公寓2013年以來發生的產權糾紛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抓愁事

讓群眾舒心

“電梯裝好了,我感覺生活品質都上來啦!”今年春節,家住秋水苑小區的趙大爺一改往常成天窩家裡的狀態,沒事兒就愛下樓在小區裡遛遛。“我這腿腳不好,爬樓梯費勁,現在有電梯了,上下方便,肯定願意出來走走鍛煉鍛煉啊!”

去年,紅橋區將既有小區加裝電梯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積極開展,推動弘麗園、秋水苑等既有住宅加裝電梯7部,並完成花城裡、風順公寓、金潞園3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18.81萬平方米,2331戶居民受益。新建2所養老院,增加養老床位150張,累計達到3330張,全區現有65歲以上老人平均擁有養老床位超過30張的國家標准。新建水西園等2座菜市場,有效填補芥園街域菜市場空白,充分滿足群眾買菜購物需求。扎實做好“雙擁”工作,解決2名現役軍人家屬隨調、22名現役軍人子女入學入托、8名駐區部隊文職人員落戶問題。緊盯抓實“四構件”老舊小區樓房供暖問題,幫助417戶居民於2021年取暖季實現集中供暖。持續深化具有紅橋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十個一”工作機制,完善拓展“三級平台、四級網格”功能,建強用好社區警務室、法官工作站、派駐檢察室,組織司法所所長列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班子會議,切實為服務群眾工作注入法治力量。去年9月,中央改革辦、中央政策研究室深入紅橋專題調研,給予充分肯定。去年12月,被光榮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稱號。

抓盼事

讓群眾順心

“教育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事,是關系到祖國未來的事,教育系統全體干部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持續實施教育興區發展舉措的強大動力,著眼紅橋教育實際,深化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紅橋教育質量,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和文化引領。”區教育局主要負責同志說。

近年來,紅橋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將教育興區與生態立區、土地強區共同確立為區域發展三大舉措。為切實辦好群眾滿意的教育,去年將兩所民辦中學改革恢復成公辦學校,增加公辦學位1636個﹔積極引進先進地區教育資源,與河西區簽訂協議,有效解決“入名校難”問題﹔整合區內教育資源,組建7個教學集團,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編制《紅橋區基礎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新建改擴建三中附小,穩步推進九年一貫制學校體制改革,完成區教師發展中心修繕加固工作﹔持續抓好紅橋小學、八十九中學等校園硬件設施提升改造,整治桃花園小學門前市容市貌,新建人行步道896平方米、種植各類果樹460余株。

鞏固深化“創文創衛”成果,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做好全域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著眼滿足群眾對綠色生態環境需求,在“漁村”原址建成14萬平方米子牙河濱河公園,其中4萬平方米為永久公園﹔組織實施竹園維修改造,做好景觀設施修繕和園林綠化等工作,推動封閉20年的竹園正式對外開放。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76%,持續做好全區23株古樹名木養護管理。建成子牙河北路(西站西大橋—大紅橋),雙向四車道、寬度25米,成為西於庄地區棚改后首條通道,極大方便群眾日常出行。用好每年100萬元民族團結專項資金、100萬元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幫扶資金、100萬元見義勇為資金,全力做好為民服務保障工作。(通訊員 賈江波 湯甜甜)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