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黨史學習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黨史學習教育對全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廣大黨員干部共同努力,黨史學習教育成效顯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五種方式,這為我們推動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指明了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傳播、發展、充實、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因此,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貫徹到黨史學習教育的鞏固拓展中去,建立黨史學習教育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
處理好“學”與“思”、“學”與“悟”的辯証關系
如何在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階段,達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學習初衷、醍醐灌頂的實際效果,要處理好“學”與“思”、“學”與“悟”之間的辯証關系,二者是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悟”是在不斷“學”“思”的基礎上達到的,要腳踏實地、潛心研讀,勤思善思才能真正達到“悟”的境界,汲取到精髓。隻有“學”好,才能“悟”透﹔隻“學”不“思”、不“悟”,容易使“學”簡單化、過程化,往往會流於形式,淺嘗輒止,無法達到“學”的初衷和目的﹔沒有“學”的積累,無法達到“悟”的明白透徹、思想境界質的飛躍。在學習過程中,要把握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透過現象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從根本上提升自己。
處理好“學”與“行”的辯証關系
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就是不斷實踐、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
黨史學習教育是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大歷史觀,剝繭抽絲,梳理黨的百年歷史脈絡,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探索規律,指導實際工作的有效途徑。黨史學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是為“行”服務,是要發揮指導“行”的作用。隻“學”不“行”,脫離實踐,不為實踐服務,那麼,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就大打折扣,失去了實際意義。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著力解決群眾的煩惱事、操心事、揪心事,基層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
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激發全社會的愛黨愛國熱情
黨史學習教育不是簡單地對“四史”進行回顧學習和撰寫總結報告,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在“學習好”“總結好”的基礎上“傳承好”“發揚好”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更加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克己奉公,牢記使命。在黨史學習教育拓展過程中,應將日常學習教育與具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學以致用。通過學習達到對黨的百年奮斗史進行吸收、提升的效果。創新學習形式,注重內容和實效,應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層、到群眾中去,在廣大群眾中開展黨史知識的學習與普及,除了專題黨課、專題民主生活會等學習形式外,嘗試將課堂設在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社區、學校、鄉村等地,廣大黨員干部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也應肩負起將黨史理論學習與傳播黨史知識、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結合起來,激發全社會的愛黨愛國熱情,感念黨恩,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黨史學習教育不但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摒棄急於求成、立竿見影的思想,端正學習態度,充分認識到黨史學習教育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在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同時,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機制不但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和干部的理論水平,而且有利於凝心聚力,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不斷推動各項事業向前發展。
(執筆:王玉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